[实用新型]铸造砂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7550.1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1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发;胡适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中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1/00 | 分类号: | B22C21/00;B22C21/12;B22C1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砂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砂箱,确保倾翻作业的过程中姿态可控。砂箱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第一、二管部,第一、二管部的贯通方向平行且相互间距布置。砂箱本体上设置有第一、二管部且两者的贯通方向平行并间距布置,因此上述结构的砂箱可以利用两根杆件或铲状件与其插接配合,利用可以设置铲件的转动装置或机构带动砂箱转动,实现倾翻作业,砂箱内的物料即填充砂等翻倒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覆膜砂型铸造微球的砂箱。
背景技术
使用覆膜砂型生产微球等微小件,一般采用埋沙负压浇注方式,即将适当数量的单元模贴靠在一起由端板和连接端板的拉杆作为夹具将其固定为一组浇注模,该若干组浇注模即构成覆膜砂型置于箱体内,再埋上填充砂,填充砂用普通外型砂即可,填充砂填埋到箱体箱口高度位置处且箱口处附设一层薄膜,薄膜上可以撒布一些砂固定薄膜。
实际浇注过程中,浇注完成且冷却后将夹持覆膜砂型的夹具连通覆膜砂型一起从砂箱中吊出放置于地面上,大量的铸成品也被一并吊出,由于高温对树脂制作的覆膜砂型的烧蚀,覆膜砂型的破裂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还有部分微珠铸成品遗留在砂箱内填充砂中,另外需要将可能遗落有微珠铸成品区域用锹类等工具将该区域的填充砂一并铲出,由人工作业以分拣出填充砂中遗落的微珠铸成品,分拣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在浇铸完成后,大量的外型砂即填充砂、炭化脱落的覆膜砂型残块以及压膜沙混在一起,外型砂难以回收再利用,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再次浇注装箱前需要清空砂箱,一般采用电动葫芦或行车,用钢丝绳钩挂住砂箱外壁上的吊环或挂接轴销起吊砂箱的一侧使砂箱倾翻,一方面砂箱倾翻过程中姿态难以控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混杂砂还需要大量的清运作业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砂箱,确保倾翻作业的过程中姿态可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砂箱,包括砂箱本体,其特征在于:砂箱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第一、二管部,第一、二管部的贯通方向平行且相互间距布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砂箱本体上设置有第一、二管部且两者的贯通方向平行并间距布置,因此上述结构的砂箱可以利用两根杆件或铲状件与其插接配合,利用可以设置铲件的转动装置或机构带动砂箱转动,实现倾翻作业,砂箱内的物料即填充砂等翻倒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视觉的立体结构图;
图4、5是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一种铸造砂箱包括砂箱本体10,砂箱本体10的外壁上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第一、二管部20、30,第一、二管部20、30的贯通方向平行且相互间距布置。上述方案的要点就是要保证第一、二管部20、30能够限定一个面,该面转动时即对应于砂箱的同步转动,以此实现砂箱本体10的姿态调整。
为了形成管部形状,实现的方案有多种,以下介绍几种优选方案:
其一是:所述的第一、二管部20、30为槽钢型材且槽口口沿处与砂箱本体10的相对侧的侧壁外壁相连或砂箱本体10箱底外壁相连。
其二是:所述的第一、二管部20、30为管件且与砂箱本体10的相对侧的侧壁外壁相连或砂箱本体10箱底外壁相连。
上述方案一、二可知,用管件或槽钢型材均可构成管状区域,以便与插杆或插铲相互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中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山中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7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凹版印刷机用刮墨刀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