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代木板加工设备的切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7835.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5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善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泉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9/00;B23Q5/22;B44B1/00;B44B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板 加工 设备 切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木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代木板加工设备的切削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表面的工作台,设置于机架两侧的第一传动装置,传动安装于第一传动装置的龙门架,安装于龙门架的第二传动装置,传动设置于第二传动装置的升降传动装置,传动安装于升降传动装置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传动安装于升降传动装置的固定鞍座,安装于固定鞍座的加工主轴,安装于加工主轴的加工铣刀,所述加工铣刀对应于工作台;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高稳定的三轴传动结构来驱动加工装置对代木板进行加工,进而保证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木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代木板加工设备的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代木”是“代替木头”的意思,又称可机加工树脂板材,即代木板。随着工业(汽车、船舶、玩具、家电、风力发电等)的不断发展,用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制成的代木板应用越来越广泛,聚氨酯材料及环氧树脂材料生产出的代木其韧性、硬度、尺寸稳定性、耐温性、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物理特性都相当好。
在对代木板的外形形成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一般是采用自动加工设备对代木板进行铣切、雕刻等进行加工;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627775A,公开了一种用于木板加工的雕刻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对雕刻后木板表面雕刻形成的木板毛刺打磨,保证木板雕刻后表面的光洁度,在雕刻刀头对木板雕刻和打磨刀轮除毛刺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木屑和灰尘通过吸尘风机和吸尘罩抽离木板表面,避免雕刻产生的木屑散落在木板表面影响雕刻刀头对木板的雕刻精度,防止木屑和灰尘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危害长时间在此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健康,这里采用的吸尘方式便于将雕刻槽内的木屑和灰尘清理干净。其对加工过程中的传动结构稳定性不足,容易影响主轴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尤其在高速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很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了高稳定的三轴传动结构来驱动加工装置对代木板进行加工,进而保证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的代木板加工设备的切削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代木板加工设备的切削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表面的工作台,设置于机架两侧的第一传动装置,传动安装于第一传动装置的龙门架,安装于龙门架的第二传动装置,传动设置于第二传动装置的升降传动装置,传动安装于升降传动装置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传动安装于升降传动装置的固定鞍座,安装于固定鞍座的加工主轴,安装于加工主轴的加工铣刀,所述加工铣刀对应于工作台。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工作台包括木板导入组件、加工平台和木板导出组件,所述木板导入组件和木板导出组件分别连接于加工平台首尾两端,所述木板导入组件设置若干导入滚轮,所述木板导出组件设置若干导出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工平台表面均布有若干真空吸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两侧的传动导轨,传动安装于传动导轨的传动支架,安装于传动支架的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驱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机架靠近传动导轨安装有第一齿条,所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龙门架的直线导轨,传动安装于直线导轨的直线支架,安装于直线支架的直线驱动电机,所述直线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直线驱动齿轮,所述龙门架安装有第二齿条,所述直线驱动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升降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第二传动装置的升降底座,安装于升降底座的升降导轨,传动安装于升降导轨的升降传动座,安装于升降底座与升降传动座相连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底座安装有升降电机与升降螺杆驱动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鞍座包括固定部和锁紧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于升降传动座,所述锁紧部将加工主轴固定于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泉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泉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7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