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耳起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8646.X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章世熔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世熔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曾凯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耳起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耳起刀。包括手柄和入耳片,所述手柄和入耳片呈一字型连接,在入耳片的入耳端一体式连接有剥离刀片,所述剥离刀片为弧形刀片,其朝入耳片的正面或背面方向翘起,使剥离刀片与入耳片之间形成钝角连接,剥离刀片的末端也呈弧形端面,其末端厚度小于0.1mm,剥离刀片的表面均为光滑面。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设置在入耳端的剥离刀片将耳结从耳道壁上整体剥离下来,便于耳结的高效清除,同时又不会因对耳道产生过大的压迫而让人感到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耳起刀。
背景技术
耳结的医学术语叫“耵聍”,俗称“耳屎”,一般是片状的,也有是黏稠黄色的,后者叫“油状耵聍”,属正常的腺体分泌物,只是由于特殊的性状所以不容易自己从耳道排出。塞满外耳道后会引起听力障碍,所以每过一段时间在耳道内有耳结塞积,就需要将其取出来。
现有的较为常见的采耳工具是挖耳勺,但是挖耳勺在使用时很难将紧贴在耳道壁上的片状或者块状耳结给整体剥离下来,只能用耳勺将耳结挖碎一点一点地掏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掏得不够彻底,同时用耳勺挖耳结时,由于用力方向的原因,耳勺与耳道壁接触时会产生些微的痛感,让人感到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耳起刀,其应用时,可以通过设置在入耳端的剥离刀片将耳结从耳道壁上整体剥离下来,便于耳结的高效清除,同时又不会因对耳道产生过大的压迫而让人感到不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耳起刀,包括手柄和入耳片,所述手柄和入耳片呈一字型连接,在入耳片的入耳端一体式连接有剥离刀片,所述剥离刀片为弧形刀片,其朝入耳片的正面或背面方向翘起,使剥离刀片与入耳片之间形成钝角连接,剥离刀片的末端也呈弧形端面,其末端厚度小于0.1mm,剥离刀片的表面均为光滑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入耳片的厚度在0.2mm至0.8mm范围内,宽度在2mm至3mm范围内,剥离刀片与入耳片之间形成的钝角在135°至170°范围内,所述手柄为圆柱形手柄,其直径在3mm至4mm范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螺孔,在入耳片的另一端设有对接螺栓,对接螺栓可拧入第一对接螺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手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入耳片和剥离刀片的收纳腔,在手柄的另一端设有用于盖合收纳腔的盖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盖帽内设有盖合槽,盖合槽内壁设有内螺纹,在手柄上与盖帽对应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盖帽通过盖合槽的内螺纹拧在手柄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盖帽一端设有对接栓塞,对接栓塞外壁设有外螺纹,在收纳腔位于盖帽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接栓塞通过其外壁的外螺纹拧入收纳腔内,使盖帽和手柄对接,且在对接栓塞内设有第二对接螺孔,第二对接螺孔的开口朝向收纳腔内,对接螺栓可拧入第二对接螺孔,使入耳片与对接栓塞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对接螺孔配设有螺孔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手柄的外壁沿其轴向均匀布设有若干转动齿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手柄的外壁沿其轴向设有对位凸条,对位凸条设置方位与剥离刀片翘起的方位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手柄为内部中空的竹筒手柄,所述入耳片延伸到手柄的空腔内,在手柄空腔内填充满用于固定入耳片的凝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世熔,未经章世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8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益智型环保蛋糕盒
- 下一篇:一种仿生型木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