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法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0543.7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肖育军;邹毅辉;周雪斌;龙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系统 | ||
1.一种氨法脱硫系统,包括氨法脱硫装置,所述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和循环槽,所述循环槽包括一级循环槽、二级循环槽和三级循环槽,每级循环槽分别与脱硫塔连通,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有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入口区域设有预降温喷淋机构,所述预降温喷淋机构包括预降温喷淋管道,所述预降温喷淋管道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能够沿烟气流动方向喷射预降温工艺水,预降温喷淋过程中的水量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得出:
烟气降温水量蒸发量=烟气降低的热量/蒸发单位质量水所需热量
=(标况湿烟气量×标况湿烟气密度×(入口烟气温度-出口烟气温度)×空气比热容+标况湿烟气量×烟气湿度/水的摩尔体积×水的摩尔质量×(入口烟气温度-出口烟气温度)×水的比热容)/((出口烟气温度-吸收塔补水温度)×水的比热容+水的汽化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预降温喷淋泵,所述预降温喷淋管道的入水口与三级循环槽连通且所述预降温喷淋泵能够为预降温喷淋水提供0.1MPa-0.3MPa的雾化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降温喷淋管道的入水口与三级循环槽通过一回路管道连通,所述回路管道上设有回水调节阀,所述回水调节阀能够根据吸收塔内浆液密度的高低调整预降温喷淋水量,控制逻辑具体为:
依据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与浆液含固量来控制预降温喷淋水量,即喷水量随入口烟气温度、吸收塔含固量的变化而变化,其控制方程为:
Q1=V×(1-ε)×ρ烟气×(T1-T2)×α (2)
Q2=V×ε/22.4×18×(T1-T2)×β (3)
式中,M为预降温喷淋水量,kg/h;Q1为干烟气放热量,kJ·h-1;Q2为烟气水蒸气放热量,kJ·h-1;V为吸收塔入口烟气量,m3·h-1;ε为入口烟气湿度,%;ρ烟气为烟气密度,kg·m-3;T1为入口烟气温度,℃;T2为经预降温区后的烟气温度,℃;α为烟气比热容,kJ·(kg·K)-1;T3为工艺水温度,℃;β为水的比热容,kJ·(kg·K)-1;G固为吸收塔中浆液的含固量,%;δ为水的汽化潜热,kJ·kg-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实心圆锥喷嘴,所述实心圆锥喷嘴能够对预降温水进行雾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雾化粒径在1μm~100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降温喷淋管道包括预降温喷淋格栅管道,所述预降温喷淋格栅管道与喷淋主管连通,所述喷淋主管的管径由中间向两侧逐渐缩小,所述喷淋主管每侧分别包括n个喷淋主管段,第a个喷淋主管段的管径与该侧的喷淋主管总段数满足以下关系式:
R1/Ra=[n/(n-a+1)]0.5
式中,所述R1为第1段喷淋主管的管径,所述Ra为第a段喷淋主管的管径;n为喷淋主管一侧的总段数;a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a≤n,以最靠近预降温喷淋格栅管道的喷淋主管段为第1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主管上连通有若干个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的管径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05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杂物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球形物体智能涂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