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0891.4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1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忠;刘佳;赵志军;刘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32;F16F9/5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郭艳玲;任彬 |
地址: | 4744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主动减振器,包括贮油缸,贮油缸内固定有中间缸,中间缸内固定有工作缸,贮油缸上部内固定插设有导向阀座;贮油缸下部内固定插设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压缩阀部件;工作缸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下部处于工作缸内且活塞杆下部安装有活塞部件;工作缸中部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油通孔,中间缸中下部右侧壁处设有第二油通孔,中间缸右外侧壁在第二油通孔处固定有中部开设第三油通孔的流通器,第三油通孔与第二油通孔连通,贮油缸右外侧壁在流通器处固定有电磁阀,流通器的第三油通孔与电磁阀的进油孔连通,电磁阀的出油孔与第二油通道连通,电磁阀通过电流的大小控制油液的流量。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性能较好,能改善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主动减振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汽车减振器不能主动调节阻尼,这样常见减振器的减振性能较差,这样就会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凸凹不平的路面时会有较大的震动,车辆颠簸严重,进而会使车辆内的乘客的乘坐体验较差,车辆内的乘客的乘坐舒适度较差,乘客会感到浑身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主动减振器,该减振器的减振性能较好,从而能改善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主动减振器,包括顶、底端均开口且竖直的贮油缸,贮油缸内固定有顶、底端均开口且竖直的中间缸,中间缸内固定有顶、底端均开口且竖直的工作缸,贮油缸上部内固定插设有中部开设竖直活塞杆通孔且用于封堵贮油缸上端开口的导向阀座,导向阀座下部固定插设于工作缸上部内且导向阀座下部用于封堵工作缸上端开口;贮油缸下部内固定插设有上端开口且呈碗形并且用于封堵贮油缸下端开口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压缩阀部件,压缩阀部件包括放置于底座上的压缩阀座,压缩阀座上部固定插设于工作缸下部内且压缩阀座上部用于封堵工作缸下端开口,压缩阀座下部内呈中空状且压缩阀座下部内形成压缩阀座空腔,压缩阀座空腔侧壁上设有多个贯穿压缩阀座空腔侧壁的压缩阀座空腔通孔,压缩阀座上设有多个外压缩阀座通孔与多个内压缩阀座通孔,工作缸外侧壁与中间缸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油通道,中间缸外侧壁与贮油缸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油通道,压缩阀座空腔通孔与第二油通道连通;工作缸内设有竖直活塞杆,活塞杆上部穿过活塞杆通孔且活塞杆外侧壁与活塞杆通孔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杆下部处于工作缸内且活塞杆下部直径变小并且活塞杆下部形成活塞安装段,活塞安装段上安装有活塞部件,活塞部件包括活塞,活塞外侧壁与工作缸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活塞上设有多个外活塞通孔与多个内活塞通孔;工作缸中部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油通孔,中间缸中下部右侧壁处设有第二油通孔,中间缸右外侧壁在第二油通孔处固定有水平向右且中部开设第三油通孔的流通器,第三油通孔与第二油通孔连通,贮油缸右外侧壁在流通器处固定有电磁阀,流通器的第三油通孔与电磁阀的进油孔连通,电磁阀的出油孔与第二油通道连通,电磁阀通过电流的大小控制油液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0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