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场全息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1577.8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军;余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探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35/18 | 分类号: | G03B35/18;G03H1/12;H04N13/363;H04N13/366;H04N13/128;H04N13/398;H04N9/31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森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培公大道201号人民万福商贸城C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全息 显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领域,公开了一种现场全息显示系统,包括全息投影器、投影屏、交互响应单元和处理器,所述全息投影器与投影屏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全息投影器和/或投影屏上设有与处理器连接的运动执行机构,所述处理器分别与全息投影器、交互响应单元和运动执行机构电连接,全息投影器在空中投影出发散的3D图像,无需另外的参考光源辅助,经过等效负折射率平面透镜的投影屏转换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悬浮在空中的、可以被观察的3D图像,降低了成本,同时该3D图像可以在投影屏的前方或者后方显示,显示空间无限大,而且在极小的设备空间内,也可以显示超大画面和超深景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场全息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3D显示技术可以提供深度信息,从而展示出更加逼真的显示场景。目前主流的3D显示解决方案(比如影院的3D电影)都是基于视差图像对的伪3D显示图,并不能够显示真实的3D图像。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3D的显示技术被提出,但是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以真正能够显示大尺度、稳定、高品质3D图像。全息显示被认为是显示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其对设备、环境等的要求极为苛刻,所以短期内很难实现商业化应用。
授权公告号为CN106773469B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场再现全息方案,为了人眼能够观察到显示大尺度、稳定、高品质3D图像,其光路布置时,需要采用投射面积与投影屏面积一样大的平行光,来作为参考光源(参考光源为非平行光时人眼观察到的3D图像带有畸变),其光路布置要求比较苛刻,实现难度较大。
申请号为CN107831558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等效负折射率平面透镜,并设计了一种空气投影,但是需要使用大面积的平面显示设备,而且只能在屏幕前方显示,设备非常笨重,显示空间有限,显示位置固定,使得观察角度受限,偏移一定角度就无法观察,而且要想实现真实的3D显示,还非常困难,只能实现类似佩帕尔幻象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场全息显示系统,可以实现在屏幕前方或者后方显示,显示空间无限大,观察角度灵活,而且可以在极小的设备空间显示超大画面,超深景深,实现低成本、高质量3D图像显示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现场全息显示系统,包括全息投影器、投影屏、交互响应单元和处理器;
所述全息投影器位于投影屏一侧且二者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全息投影器和/或投影屏上设有运动执行机构,所述交互响应单元包括用于定位人眼的人眼跟踪单元和识别用户的交互动作的交互动作捕捉单元或只包括交互动作捕捉单元;
所述全息投影器、交互响应单元和运动执行机构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发送投影数据信息给到全息投影器,来控制全息投影器的投影画面和画面深度,并根据接收到的交互响应单元获取的人眼的定位信息来控制运动执行机构调整全息投影器与投影屏的相对位置,或者是根据识别的用户的交互动作信息来控制系统做出相应的响应;
其中,全息投影器的镜头直径(透光部分)为Dmm,投影屏的水平方向最大长度为Lcm,全息投影器的重量(不包含线束等辅助部件的质量)为W g,满足: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屏为负折射率平面透镜或等效负折射率平面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人眼跟踪单元包括摄像机和红外距离探测器,所述摄像机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人脸并且定位出人眼的位置,所述红外距离探测器探测人眼和投影屏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全息投影器的投射光包含红色、蓝色和绿色三元色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探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探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1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