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砸腿的脚踏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6413.4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邱显葵;张水华;龙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派生活智能环保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6;B65F1/00;B65F1/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砸腿 脚踏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砸腿的脚踏垃圾桶,包括壳体、内桶和第一阻尼,壳体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容设盆,壳体设有开口,内桶容设于开口内,内桶的底部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底部,内桶设有踏板,当脚踩下踏板时,内桶从开口处沿壳体的底部翻转直至第一阻尼的动作端与壳体靠近开口的边缘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桶和容设盆提供两个装载垃圾的空间,实现垃圾的分类装载;内桶与容设盆都能快速取出、套垃圾袋和清洗;实现脚踏打开内桶的功能,避免手打开内桶,达到卫生的作用;通过第一阻尼使得内桶缓慢打开,达到避免内桶的边缘砸伤腿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砸腿的脚踏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用于装置垃圾的容器,现有的垃圾桶由于结构的限制,存在以下不足:常用的垃圾桶只有一个内桶,起不到垃圾分类的作用;长时间使用后,垃圾桶的细菌多,常用的垃圾桶常需要手掀起垃圾盖,具有不卫生的问题;市面上具有一些脚踏垃圾桶,但是垃圾桶打开的力度大,容易砸到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砸腿的脚踏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砸腿的脚踏垃圾桶,包括壳体、内桶和第一阻尼,壳体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容设盆,壳体设有开口,内桶容设于开口内,内桶的底部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底部,内桶设有踏板,当脚踩下踏板时,内桶从开口处沿壳体的底部翻转直至第一阻尼的动作端与壳体靠近开口的边缘抵接。
进一步的,防砸腿的脚踏垃圾桶还包括用于与壳体的内壁抵接的第二阻尼。
进一步的,开口的下边缘设有凸块,凸块设有半开放式转承位,内桶的底部突伸有用于与半开放式转承位转动连接的第一受力块,内桶的底部设有用于容设凸块的凹槽。
进一步的,凸块设有曲面部.
进一步的,凹槽的一侧壁设有斜面,凹槽的一侧壁靠近开口处设有用于与曲面部抵接的第二受力块。
进一步的,凸块的数量、第一受力块的数量和凹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凸块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受力块间隔设置,两个凹槽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开口的下边缘突伸有防滑块,内桶的底部凹陷有用于容设防滑块的防滑槽。
进一步的,内桶设有卡块。
进一步的,内桶的上部可拆卸连接设有压袋环。
进一步的,壳体的两侧设有挂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桶和容设盆提供两个装载垃圾的空间,实现垃圾的分类装载,内桶与容设盆都能快速取出、套垃圾袋和清洗;实现脚踏打开内桶的功能,避免手打开内桶,达到卫生的作用;通过第一阻尼使得内桶缓慢打开,达到避免内桶的边缘砸伤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桶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剖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剖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剖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桶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G剖面的剖视图。
图9为图7中F剖面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H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桶从壳体内桶取出的步骤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派生活智能环保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派生活智能环保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6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成型去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绞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