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儿科用脉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7279.X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殷二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二航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儿科 用脉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儿科用脉枕装置,包括安装盒、复位弹簧和防护层,所述安装盒的下端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侧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通过收纳槽与安装盒相互连接,且横板的下方安装有调节杆,并且调节杆的下方设置有套筒,所述顶杆的上方设置有纺织布,并且纺织布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且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均与安装盒相互连接。该中医儿科用脉枕装置,当儿童胳膊放置到防护层之后,在胳膊重力的作用下,胳膊会向下压动顶杆,此时被压制的顶杆则通过复位弹簧缩回竖槽内,而未被压制的顶杆则正常伸出竖槽对胳膊进行限位,故有利于适应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胳膊进行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儿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儿科用脉枕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儿科是结合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研究青少年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病理的医学科学,在对儿童进行医疗救治时通常会采用到诊脉、穴道按摩以及针灸等资料手段,故通常会使到脉枕对儿童诊脉确定病理问题。
现有的脉枕不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儿童胳膊直径对其胳膊进行稳定放置,从而导致影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诊脉,进而影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确诊治疗。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脉枕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儿科用脉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脉枕不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儿童胳膊直径对其胳膊进行稳定放置,从而导致影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诊脉,进而影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确诊治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儿科用脉枕装置,包括安装盒、复位弹簧和防护层,所述安装盒的下端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侧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通过收纳槽与安装盒相互连接,且横板的下方安装有调节杆,并且调节杆的下方设置有套筒,所述横板的上方安装有竖杆,且竖杆的上方设置有推板,并且推板通过竖杆与横板相互连接,所述推板位于竖槽的内侧,且竖槽的内侧设置有顶杆,且顶杆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竖槽的内侧,且顶杆通过复位弹簧与推板相互连接,所述顶杆的上方设置有纺织布,并且纺织布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且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均与安装盒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通过收纳槽与安装盒构成滑动结构,且横板上表面等间距分布有竖杆,并且横板与调节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套筒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套筒与安装盒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板与竖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推板与竖杆构成“T”字型结构,并且推板与竖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杆在安装盒的上表面等间距分布,且顶杆通过复位弹簧与竖槽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纺织布的下表面与顶杆之间为粘附连接,且纺织布上方的防护层为海绵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医儿科用脉枕装置,
1、当儿童胳膊放置到防护层之后,在胳膊重力的作用下,胳膊会向下压动顶杆,此时被压制的顶杆则通过复位弹簧缩回竖槽内,而未被压制的顶杆则正常伸出竖槽对胳膊进行限位,故有利于适应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胳膊进行放置;
2、手动旋转套筒,方便套筒推动调节杆进行运动,而调节杆则推动横板带动推板在竖槽内进行运动,方便压缩复位弹簧的行程间距,从而能够调节复位弹簧的支撑力度以及回弹力度,方便改善胳膊进行放置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与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二航,未经殷二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72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颅肿瘤放射治疗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BOSA光电二极管回收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