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力锚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8815.8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根龙;刘春生;宋刚;牛庆磊;邵玉涛;于好善;刘晓林;张化民;冯起赠;秦如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27/52 | 分类号: | E02D27/5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周晓萍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力 | ||
一种吸力锚,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下部的外壁上设有数排通透的孔洞,相邻排的孔洞以错位的方式排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吸力锚落入时,筒体内的泥泞会从孔洞中逸出的水冲走,防止淤泥淤积;随筒体下降,筒体会穿透泥线下的土壤,然后土壤将覆盖这些孔使筒体与中心管形成一个密闭式腔体,以便在吸力锚钢筒与中心管的环空内抽水形成负压,将密闭式腔体中的水排到吸力锚外部,在负压作用下吸力锚会持续的贯入泥土中,直至吸力锚到既定位置。筒体底板的导入段,一方面有利于筒体插入海底土壤,另一方面有利于筒体插入的自动定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工程施工装置,特别是广泛应于深海油气钻井工程、系泊工程、导管架基座、平台基础、风电基座等领域的吸力锚。
背景技术
吸力锚对大多数海洋结构和不同土质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海洋工程施工装置。作为锚固结构,吸力锚适用于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各种浮体结构,作为导管架、平台基础,吸力锚对密砂和硬粘土等复杂土质也能胜任。与桩基础相比,吸力锚对灵敏性土有着更大的适用潜力。在打桩过程中,籍以传递上部载荷的桩身周围的土体在打桩过程中被剧烈扰动破坏,这一问题在高灵敏性土质中尤其严重。如果采用吸力锚作为基础,因使用阶段大部分荷载在通过锚筒内土体传递的,而在锚体安装施工时这部分土体的扰动要轻很多,因而使吸力锚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高灵敏性土的承载力,特别是垂直承载力。
吸力锚的主体部件是一个底部开口的筒体,在吸力锚落入海底和抽水的过程中,吸力锚筒体内的海底覆盖层的这部分淤泥一直在桶内淤积。当吸力锚贯入一定深度,在吸力泵的作用下,淤泥会持续分散,达到混浆状态。尽管吸力泵前端设有滤网,但淤泥中这部分细颗粒会在滤网上结团,导致吸力泵排水不畅通,影响吸力锚的沉入速度。更为严重的是,淤泥若堵死滤网,吸力泵将无法完成抽水过程,导致吸力锚无法沉入既定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筒体内淤泥淤积,防止吸力泵堵塞的吸力锚。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力锚,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下部的外壁上设有数排通透的孔洞,相邻排的孔洞以错位的方式排列。
上述吸力锚,所述筒体下部设有锥形的导入段,所述孔洞分布在导入段的上部。
上述吸力锚,同一排孔洞的相邻孔的中心距为400-600毫米,上下相邻排孔洞的中心距为600-900毫米,最高位置孔洞的顶板至筒体底部的距离不大于3000毫米。
上述吸力锚,所述孔洞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吸力锚的筒体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1、在筒体下部的外壁上设置可以排出淤泥的孔洞;2、在筒体下部设置锥形的导入段。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如下:在吸力锚落入时,筒体内的淤泥会从孔洞中逸出的水冲走,防止淤泥淤积;随筒体下降,筒体会穿透泥线下的土壤,然后土壤将覆盖这些孔使筒体与中心管形成一个密闭式腔体,以便在吸力锚钢筒与中心管的环空内抽水形成负压,将密闭式腔体中的水排到吸力锚外部,在负压作用下吸力锚会持续的贯入泥土中,直至吸力锚到既定位置。筒体底板的导入段,一方面有利于筒体插入海底土壤,另一方面有利于筒体插入的自动定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筒体;2、孔洞,3、导入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8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设备温湿度远程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燃料自动化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