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器身压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8984.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同;邢峻;宋云翔;杨庆福;黄健;潘明;顾小虎;邵传益;李庆华;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史俊军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身压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器身压块结构,器身压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相线圈端部的压块结构一致,包括第一扇形压块和第二扇形压块,第一扇形压块和第二扇形压块均压于线圈的环形端面上,第一扇形压块端部与相对的第二扇形压块端部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压块种类少,个数少,安装方便,压块表面与线圈端面形状几乎一致,轴向压紧力大,变压器抗突发短路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器身压块结构,属于变压器领域。
背景技术
器身压块结构为压在变压器三相线圈端部的结构,在变压器中,三相线圈的两端均会设置器身压块结构,通过器身压块结构压实线圈,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三个第一扇形压块1、六个跨线圈压块2和一个中心压块3;这种压块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压块个数多,安装复杂;2、抗突发短路能力较差:压块与线圈端面接触面积少,线圈端面若压紧力不够,突发短路故障时,线圈会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器身压块结构,解决了现有压块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器身压块结构,各相线圈端部的压块结构一致,包括第一扇形压块和第二扇形压块,第一扇形压块和第二扇形压块均压于线圈的环形端面上,第一扇形压块端部与相对的第二扇形压块端部之间留有空隙。
第一扇形压块左端部与第二扇形压块左端部之间的空隙宽度等于第一扇形压块右端部与第二扇形压块右端部之间的空隙宽度。
第一扇形压块与第二扇形压块之间的两个空隙的夹角为120°。
第一扇形压块和第二扇形压块上设置有径向的走油槽。
走油槽为扇形结构。
第一扇形压块的大圆弧与第二扇形压块的大圆弧在同一圆周上,第一扇形压块的小圆弧与第二扇形压块的小圆弧在同一圆周上。
所述器身压块结构为轴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压块种类少,个数少,安装方便,压块表面与线圈端面形状几乎一致,轴向压紧力大,变压器抗突发短路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器身压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器身压块结构,整体结构为轴对称结构,各相线圈6端部的压块结构一致,具体包括第一扇形压块1和第二扇形压块5。
第一扇形压块1和第二扇形压块5均压于线圈6的环形端面上,扇形压块的宽度与环形端面的环宽匹配或者略大于环宽(即大于环宽,小于一定的阈值,阈值根据情况而定),第一扇形压块1的大圆弧与第二扇形压块5的大圆弧在同一圆周上,第一扇形压块1的小圆弧与第二扇形压块5的小圆弧在同一圆周上。
第一扇形压块1端部与相对的第二扇形压块5端部之间留有空隙,即第一扇形压块1左端部与第二扇形压块5左端部之间留有空隙A,第一扇形压块1右端部与第二扇形压块5右端部之间留有空隙B,空隙A和空隙B的宽度相等,空隙的宽度与引线排的宽度匹配,空隙A和空隙B之间的夹角为120°。
第一扇形压块1和第二扇形压块5上设置有径向的走油槽4,走油槽4为扇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8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