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9942.X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谭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尤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介入 术后 压迫 止血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带,包括为矩形设置的织物层,所述织物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远离所述织物层的一侧设置有气囊槽,所述气囊槽内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织物层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微型处理器与报警器,再将所述第一气囊覆盖在所述第二气囊上,使所述气囊槽对准所述第二气囊,从而方便对所述第二气囊的固定,在病患转换体位时,由于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气囊槽中,且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中均有充足的气压,致使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均紧贴与患者的皮肤,防止了所述第二气囊的挪移,从而保证了病患的安全止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带。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技术是近10年来逐渐兴起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简便,介入部位准确,使一些不能耐受大手术及耐药患者得到了治疗,介入术后需要对病人进行压迫止血,正常的介入术后需要3公斤的压力进行压迫止血最为合宜。
现在医护人员在对病患术后止血时,多数均是使用一个压力气囊压制在止血处,再利用绷带捆绑固定,但由于绷带对压力气囊的固定效果较差,在病患转换体位时,可能会导致压力气囊挪移,造成止血效果降低,给病患带来极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带,旨在解决现在医护人员在对病患术后止血时,多数均是使用一个压力气囊压制在止血处,再利用绷带捆绑固定,但由于绷带对压力气囊的固定效果较差,在病患转换体位时,可能会导致压力气囊挪移,造成止血效果降低,给病患带来极大的危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血管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带,包括为矩形设置的织物层,所述织物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远离所述织物层的一侧设置有气囊槽,所述气囊槽内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织物层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微型处理器与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微型处理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上设置有第一打气泵,所述第一打气泵通过第一进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一进气管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逆止阀位于所述第一打气泵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微型处理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上设置有第二打气泵,所述第二打气泵与所述第二气囊通过第二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二打气泵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微型处理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打气泵与所述第二打气泵均为手动气泵设置。
优选的,所述织物层上还设置有腰绷带,所述腰绷带的两端均缝接于所述织物层,所述腰绷带上固定设置有腰扣,所述腰绷带的断开端穿过所述腰扣并通过第一魔术贴进行固定。
优选的,位于所述腰绷带的下侧还设置有腿绷带,所述腿绷带的两端分别缝接于所述织物层的两侧,所述腿绷带上固定设置有腿扣,所述腿绷带的断开端穿过所述腿扣并通过第二魔术贴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腰绷带的内表壁上贴合有腰部亲肤层,所述腿绷带的内表壁上贴合有腿部亲肤层;所述第一气囊为工字形设置,且延伸段分别与所述腰绷带和所述腿绷带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织物层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面上缝接有网兜,且所述网兜的上端为开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未经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的移动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过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