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行驶用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0048.4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2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平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 行驶 轮胎 修补 透气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安全行驶用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包括起重葫芦、气缸和装配板;所述检测池为圆形槽状结构,且检测池底部左侧安装有一处阀门,并且检测池内部存储有水溶液;所述支撑立柱安装在检测池后侧,且支撑立柱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且支撑立柱上下两部分通过轴承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支撑立柱后侧端面上,且控制阀与外部高压供气管道相连通;有利于通过气缸带动按压架底部按压爪向下移动,使按压爪底部压合在检测池内部所漂浮的轮胎顶部端面上,对轮胎顶部施加压力,使轮胎能够完全没入检测池内部水溶液内,以便人员观测轮胎外侧气泡排放位置,对轮胎漏气点进行修补,保障轮胎使用时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修补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行驶用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不同型号的轮胎在生活中,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在行驶的过程中,轮胎经常会被扎住,而漏气;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可以参考CN208181022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圆弧型塑胶外壳,所述圆弧型塑胶外壳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橡胶垫,所述圆弧型塑胶外壳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圆弧型塑胶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红灯显示器,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可充电式电池;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还可以参考CN207540730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装置主体、电机主体和正反转控制按钮,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支腿,所述装置主体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连接有垫子和控制线,所述垫子连接有挡圈,所述控制线连接有操作面板和正反转控制按钮,所述电机主体包括防滑层、绝缘层和电机机芯,所述防滑层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电机机芯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连接有活动片;现有类似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对轮胎辅助吊挂移动效果较差,需要人工手动对规格较重的轮胎进行搬运,容易消耗人员大量体力,不够便捷化;并且对轮胎全方位检测效果较差,多采用人工向轮胎外表面喷涂水流的方式对漏气部位进行检测,容易导致轮胎细小漏气点发生遗漏,影响轮胎使用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安全行驶用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对轮胎辅助吊挂移动效果较差,需要人工手动对规格较重的轮胎进行搬运,容易消耗人员大量体力,不够便捷化;并且对轮胎全方位检测效果较差,多采用人工向轮胎外表面喷涂水流的方式对漏气部位进行检测,容易导致轮胎细小漏气点发生遗漏,影响轮胎使用安全系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行驶用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汽车安全行驶用的轮胎修补透气点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池,阀门,支撑立柱,控制阀,悬挂杆,起重葫芦,按压爪,按压架,气缸,装配板和限位筒;所述检测池为圆形槽状结构,且检测池底部左侧安装有一处阀门,并且检测池内部存储有水溶液;所述支撑立柱安装在检测池后侧,且支撑立柱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且支撑立柱上下两部分通过轴承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支撑立柱后侧端面上,且控制阀与外部高压供气管道相连通,并且控制阀通过气管与气缸相连通;所述起重葫芦呈悬挂状安装于装配板左侧底部,且装配板呈水平状安装在支撑立柱顶部端面上;所述按压架为U形结构,且按压架滑动连接于装配板右侧底部;所述限位筒安装在装配板顶部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杆呈水平状安装在装配板左侧底部端面上,且起重葫芦顶部滑动钩挂在悬挂杆底部外侧,并且起重葫芦通过支撑立柱转动于检测池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呈倒置状安装在装配板右侧底部端面上,且气缸底部活塞杆与按压架顶部端面相连接;所述按压爪安装在按压架底部端面上,且按压爪通过支撑立柱转动于检测池顶部,并且按压爪滑动连接于检测池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爪外侧为六爪状结构,且按压爪外围直径小于检测池内圈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平,未经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0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