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力式压差阀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0068.1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0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李孝俊;田文杰;张旭;于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力 式压差阀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力式压差阀检测装置,属于供热领域,包括集水器、循环泵、分水器、流量计和表阀联控装置;集水器的出水口经第一球阀接入循环泵的进水口,循环泵的出水口经第二球阀接入分水器的进水口;分水器的出水口经第三球阀与表阀联控装置一端连接,第三球阀与表阀联控装置之间接入流量计,表阀联控装置另一端经第四球阀接入集水器的进水口,流量计所在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差测量装置;第四球阀和表阀联控装置另一端之间安装有被测压差阀,被测压差阀上接导压管,导压管的另一端接压差阀接口,被测压差阀所在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压差测量装置。本在装置测试结果准确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力式压差阀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今年来随着节能供暖的大力推进,供热领域都在对供热系统节能方向的研究,从宏观方面研究表明,可以影响供热系统节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影响供热系统节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现管网水利平衡,克服冷热不均现象(低层热、高层不热、热源近处热、远处不热),这部分的热损失约20%-30%。
(2)分户热计量,温控调节,增强热用户节能意识,减少开窗等无谓散热,不用热时关断/关小阀门,实现供热居民行为节能。
(3)通过智能化的上位机计量管控系统,实现“系统监控、按需供热”,从原先的粗放式的供热模式,到精细化的供热管理,实现供热节能降本,社会绿色节能。
在实际应用中,供热管网系统都应保证用户所需的流量,流量过大会造成室温过高,产生能源浪费,流量过小造成室温不达标,引起热用户投诉,上访、收费困难等。有关数据表明:管网最不利环路的实际流量比设计流量少10%,要是此环路流量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官网各支路的比例特性,整个管网的流量要增加10%,循环水泵克服的阻力要增加21%,水泵要增加的功率将增加33.1%。在实际系统运行中,最不利环路要将循环流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系统阻力增加到原来的4倍,循环水泵消耗功率增大到原来的8倍,导致系统流量处于大流量,小温差的高耗能状态。
经过研究和数据表明,自力式压差的投入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水利失衡问题,对系统节能供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经过市场供暖期的实际应用表明,自力式压差阀的产品质量,控制压差性能尤为重要,产品性能差的,不仅起不到压差调节的功能,反而会引起负影响,如:调节失衡,堵塞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自力式压差阀的出厂性能测试就尤为重要,现有的检测装置只能检测自力式压差阀的硬性指标,如:压差控制性能试验、流通性能实验,而且测试环节复杂、效果差、效率低、浪费时间长。在热源流量和压力变化以及用户端控制流量变化时,无法直观体现自力式压差阀控制压差的稳定性及用户端的流量稳定性,测试结果真实性和准确性不高,无法预测投入市场后的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以实现对自力式压差阀的性能测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自力式压差阀检测装置,包括:集水器、循环泵、分水器、流量计和表阀联控装置;
集水器的出水口经第一球阀接入循环泵的进水口,循环泵的出水口经第二球阀接入分水器的进水口;分水器的出水口经第三球阀与表阀联控装置一端连接,第三球阀与表阀联控装置之间接入流量计,表阀联控装置另一端经第四球阀接入集水器的进水口,流量计所在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差测量装置;
第四球阀和表阀联控装置另一端之间安装有被测压差阀,被测压差阀上接导压管,导压管的另一端经压差阀接口接入表阀联控装置和流量计之间,被测压差阀所在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压差测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表阀联控装置包括n个表阀联控支路,n为正整数且n≥2每个表阀联控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分户表,所述流量计的出水口经第一控制阀接入分户表,所述被测压差阀的进水口经第二控制阀接入分户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0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计量仪表的整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液态气体增压取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