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0462.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欧加祥;赵云峰;施银军;阳小兰;王志刚;孙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0;F04D29/66;H02K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辅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包括壳体,壳体的腔室内设有叶轮,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设于壳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壳体邻近进风口的一端设有后端壁,后端壁的内壁面上设有吸音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冷却气流的流动路径,有效避免气流对流导致的啸叫声,并在壳体内设置吸音材料,防止气流撞击壳体产生噪音,从而大幅降低风机噪音,保证待冷却电机的稳定运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辅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果然不及时散发,会直接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和运行寿命。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电机端部设置风机,风机包括叶轮和壳体,在使用时,空气从壳体后端面开设的进风口进入其内腔,然后从壳体前端面环电机周向开设的出风口流出并沿电机壳体的外壁向其前端流动,从而带走电机运转时产生的热量。但是,壳体内腔内的气流被壳体前端面阻挡后将产生紊流并发出啸叫声,严重污染工作环境,影响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壁体较薄的壳体在气流的作用下还会产生振动,该振动传递至电机将影响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风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机,包括壳体,壳体的腔室内设有叶轮,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设于壳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壳体邻近进风口的一端设有后端壁,后端壁的内壁面上设有吸音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改变冷却气流的流动路径,有效避免气流对流导致的啸叫声,并在壳体内设置吸音材料,防止气流撞击壳体产生噪音,从而大幅降低风机噪音,保证待冷却电机的稳定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后端壁,14.吸音层,20.叶轮,21.叶片,30.安装架,31.叶轮电机,A.待冷却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便于叙述,附图中部件的左侧统一称为前端,右侧统一称为后端。
一种风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腔室内设有叶轮20,壳体10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设于壳体10远离进风口11的一端,壳体10邻近进风口11的一端设有后端壁13,后端壁13的内壁面上设有吸音层14。这样冷却气体从风机的侧壁进入风机壳体10内,然后沿壳体10的轴向流动,从出风口11排出。若冷却气体被壳体前端面阻挡产生远离出风口12运动的气流,这些气流与冷却气体的原流动路径夹角布置,能防止冷却气流在壳体10内对流影响冷却气体的流动效率,避免啸叫声的产生。吸音层14能为向后端壁13流动的气流提供缓冲,避免气流撞击后端壁13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壳体10内设有安装架30,叶轮电机3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30上,叶轮20与叶轮电机31的输出轴同步转动。即由安装在安装架30上的叶轮电机31驱动叶轮20转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叶轮电机31输出轴的轴芯与壳体10的轴芯重合。
优选的,叶轮20邻近进风口11布置,叶轮20包括叶片21,叶片21和进风口11在过壳体10轴芯的截面上的投影有重合段。这样既能提升风机的效率,又能节约空间减小风机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0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数控铣床加工尾翼座的液压组合夹具
- 下一篇:一种防盗用多功能电子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