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封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3483.2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宸科;时军朋;辛舒宁;廖燕秋;林振端;曹爱华;余长治;廖启维;吴政;李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48;H01L33/5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封装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组件。该封装组件包含彼此间隔的多个LED芯片,每一LED芯片包含相反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连接于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一电极组;封装层,填充所述LED芯片之间的间隙,并覆盖所述LED芯片的侧壁,裸露出所述LED芯片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布线层,形成在所述LED芯片的第二表面之上;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布线层,包括一层或多层结构,其中至少一层为透明层。该LED封装组件中,封装层采用有色吸光层,绝缘层选用透明层,因此可以直接采用硅胶或环氧树脂等材料,不用另外添加着色剂,例如碳粉或者染料,可以保证绝缘层对布线层包覆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封装组件,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组件,及包含发光二极管封装组件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当今最热门的光源技术之一,可用于照明装置的光源,而且也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光源,如被广泛地用作于诸如TV、蜂窝电话、PC、笔记本PC、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的各种显示设备的光源。缩小LED装置的尺寸可以提升显示的分辨率,从而扩大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如手机,车载面板,电视,计算机,视频会议等。目前主流显示屏采用的封装尺寸为2121和1010,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0808甚至更小的封装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小间距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封装组件,该LED封装组件包含以m×n矩阵布置的多个像素区域PX,其中m和n是大于1的整数。每个像素区域PX可以被称为像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LED封装组件,包含:彼此间隔的多个LED芯片,每一LED芯片包含相反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连接于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一电极组,该电极组包括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表面为出光面;封装层,为一吸光层,填充所述LED芯片之间的间隙,并覆盖所述LED芯片的侧壁,裸露出所述LED芯片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布线层,形成在所述LED芯片的第二表面之上,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连接于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LED芯片的电极组连接;及绝缘层,覆盖形成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布线层,包括一层或多层结构,其中至少一层为透明层。
该LED封装组件中,封装层采用有色吸光层,绝缘层选用透明层,因此可以直接采用硅胶或环氧树脂等材料,不用另外添加着色剂,例如碳粉或者染料,避免添加着色剂带来的可能的不均匀、界面等缺陷导致的可靠性变差(如绝缘性能下降),可以保证绝缘层对布线层包覆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单元的各个LED芯片按照第一方向排成一列,每个LED芯片的第一、第二电极按照第二方向并列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线层从第一方向并联相邻的两个或者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LED芯片的第一电极,从第二方向并联相邻的两个或者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LED芯片的第二电极,从而将该多个发光单元电连接形成一多合一的发光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不具有用于承载所述LED芯片的封装基板,所述LED芯片由所述封装层固定位置。
进一步的,该具有N合一的发光模块的封装组件,其中N=m×n,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D1优选为0.8mm以下,其中N可以取4以上的整数,例如4、6、8、9、16、32或者64等,当N的取值越大,而D1的取值越小,例如当N为4~9时,D1可以为0.4~0.8,当N为8以上时,则D可以为0.1~0.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括用于外接的焊盘,所述焊盘的数量P为n + m× a,其中a为每个所述发光单元的LED芯片的数量,其中n ≥ m。通过如此设计,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封装组件的焊盘数量,一方面方便进行布线,另一方面利于应用端的贴片,降低短路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3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