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4297.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郝迎波;童怡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渔淼(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C02F3/34;C02F3/32;B63B3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冯华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生态 净化 维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包括设置于待净化水体中的人工生态浮岛和水面漂浮物收集桶,水面漂浮物收集桶与人工生态浮岛外侧壁可拆卸式连接,人工生态浮岛上设置有微纳米曝气装置,人工生态浮岛上还种植有水生植物,人工生态浮岛底部悬挂设置有固化微生物管;水面漂浮物收集桶包括开设于水面漂浮物收集桶顶部的进水口A、开设于水面漂浮物收集桶底部的出水口A。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清理水体上的漂浮物,人工生态浮岛利用植物自身生命特征为水体曝气供氧的同时吸收固化微生物管降解后的无机营养盐,提高了水体的净化效率,有效的维持了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了对水体的净化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持续进行,我国江河、湖泊和水库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不仅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安全,而且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严重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
目前,国内外对江河、湖泊、人工湖库等水域的水质改善主要通过投加药物、引水冲洗、底泥清淤等方法进行。投加药物虽然能够快速解决水质污染,但会产生二次污染加重水资源大环境的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方针;引水冲洗是把污染转移到其它水体,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底泥清淤,虽然把内源污染去除了,但上游的污水仍会继续污染水体。因而,单纯依赖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污染水域的治理仅能起到治表而非治本的作用。生态-生物法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亟需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利用综合的生态修复技术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恢复水生植物,通过构建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善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起到表本兼治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采用物理方法、悬挂式生物载体填料方法及人工生态浮岛方法的结合,实现了对水体的净化与维护,有效的维持了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包括设置于待净化水体中的人工生态浮岛和水面漂浮物收集桶,所述水面漂浮物收集桶用于收集待净化水体中的漂浮物,所述人工生态浮岛漂浮于待净化水体上,所述水面漂浮物收集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人工生态浮岛外侧壁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人工生态浮岛上设置有微纳米曝气装置,所述人工生态浮岛上还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人工生态浮岛底部悬挂设置有固化微生物管;
所述水面漂浮物收集桶包括开设于所述水面漂浮物收集桶顶部的进水口A、开设于所述水面漂浮物收集桶底部的出水口A;所述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液混合泵包括进水口B、出水口B及进气口,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进水口C和出水口C;
所述出水口A与所述进水口B通过水管A连通,所述进气口与空气连通,所述出水口B通过水管B与所述进水口C连接,所述出水口C连接有水管C,所述水管C另一端设于所述人工生态浮岛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生态浮岛为水面漂浮物收集桶提供浮力,气液混合泵抽水时,待净化水体中的水首先通过进水口A进入水面漂浮物收集桶过滤去除水中的漂浮物中再通过出水口A进入气液混合泵,气液混合泵进水的同时吸入空气,然后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富含微纳米气泡的水流,对水体进行了高效增氧、促进了固化微生物管内微生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同时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释放的气泡比表面积大,易与杂质颗粒相黏附,形成相对密度小于水的气固联合体,上浮到水面后可通过水面漂浮物收集桶过滤清除。水面漂浮物收集桶与人工生态浮岛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水面漂浮物收集桶内收集的水体漂浮物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渔淼(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渔淼(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4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