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实验研究用真菌的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4452.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6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游赣花;康剑勇;何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赣花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实验 研究 真菌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实验研究用真菌的培养装置,属于真菌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在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的一个端侧上分别设置有瓶底和瓶口,且在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上相对的另一个端侧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瓶盖可拆卸地安装在瓶口上;在瓶底上朝向第一瓶体内部的一侧开有若干个安装盲孔;骨架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盲孔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瓶体的内部;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缺乏用于模拟真菌实际生长环境,对真菌进行可靠培养的装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菌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实验研究用真菌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就医疗上所已知的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目前常见的真菌培养主要通过使用培养皿来进行,但这些培养皿只能够针对少量真菌菌落的培养,在一些需要模拟真菌的实际生长环境的条件下并不适用,这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实验研究用真菌的培养装置,以解决当前缺乏用于模拟真菌实际生长环境,对真菌进行可靠培养的装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实验研究用真菌的培养装置,它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在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的一个端侧上分别设置有瓶底和瓶口,且在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上相对的另一个端侧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瓶盖可拆卸地安装在瓶口上;在瓶底上朝向第一瓶体内部的一侧开有若干个安装盲孔;骨架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盲孔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瓶体的内部。
优选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的内部为圆筒结构;所述连接装置为分别设置在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上的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
进一步的,在第二瓶体的内部靠近瓶盖的位置开有环形安装槽;在环形安装槽上还有活动转板;在活动转板上开有与安装盲孔大小、位置及数目相对应的定位孔;骨架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定位孔安装在活动转板上。
进一步的,在外螺纹段上还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的,活动转板的周侧为由两组相对设置的圆弧段和直线段所围成的图形结构,在活动转板的中部沿其轴向开有通孔。
进一步的,定位孔为盲孔结构;在定位孔的内底部可拆卸地安装有弹力棉层。
优选的,骨架杆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之间的高度比为6:4,所有安装盲孔均以瓶底上的中心点为圆心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需要模拟实际生长环境的真菌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培养结构,通过分体式能够从腰部进行连接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的密闭结构来实现装置在培育过后能够便捷地对瓶体的内部进行清洗,保证装置能够得到有效回收便于多次使用;同时在瓶体内设置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瓶底和活动转板上的骨架杆,作为后期添加入瓶内其他模拟真菌实际生长环境中的材料的支撑,使它们之间能够保证相对较为平均的空隙用来放置培养液和菌材;提高菌材增殖的速率;从而有效地解决当前缺乏用于模拟真菌实际生长环境,对真菌进行可靠培养的装置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结构简单,拆装便捷,便于携带运输,具有循环、可持续、高效、实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活动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赣花,未经游赣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4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用油烟净化器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装配拆卸的电池从控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