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发生炉用防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4664.7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段家华;吴光耀;曹重;杨发文;钱海涛;邹荣;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C10J3/3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3106***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发生 炉用防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气发生炉用防堵装置,包括底部中心带有CO2进气口的接灰盘、垂直设于CO2进气口上的钢管以及封盖在钢管顶端的防堵盖,所述钢管的上部开设若干通孔。本实用新型在底部留出了焦灰存放空间,高位进气避免了焦灰的堵塞影响,可一次性完成实验不中断,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指导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用防堵装置,属于理化检验领域。
背景技术
CQKJM-3煤气发生系统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能为各项实验提供稳定的还原剂和还原气氛保护。其工作原理为:把炉膛中的无烟炭加热至1050℃,在底部通入99.95%的CO2气体,CO2向上与高温无烟碳反应,产生CO2和CO的混合气体从顶部排出,供实验使用。化学反应式为:CO2+C=2CO(高温)。
然而,煤气发生系统的炉膛底部无清灰装置,无烟碳反应后产生的灰分掉落后会堵塞CO2进气口,导致CO供应不畅或无法生成,影响实验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用防堵装置,以提高进气位置,避免炭灰堵塞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煤气发生炉用防堵装置,包括底部中心带有CO2进气口的接灰盘、垂直设于CO2进气口上的钢管以及封盖在钢管顶端的防堵盖,所述钢管的上部开设若干通孔。
所述防堵盖采用圆形的薄钢板制成。防堵盖与钢管焊接,形成伞状保护。
所述钢管的直径大于CO2进气口的直径。
所述防堵盖的直径大于钢管的直径。
所述通孔设于距顶端10~30mm处的钢管壁上。
所述钢管长100mm。
煤气发生系统工作时,底部的CO2进气口通过钢管的延伸实现高位进气,在下部留出了焦灰存放空间,避免了CO2进气口堵塞,导致实验中断的问题。
现有技术在CO发生过程中,尤其是到了实验后期(2小时后),经常发生CO供应不稳,导致实验中断的问题,需要清理焦灰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过程中的还原气氛容易被破坏,影响最终实验结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底部留出了焦灰存放空间,高位进气避免了焦灰的堵塞影响,可一次性完成实验不中断,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指导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煤气发生炉用防堵装置包括底部中心带有CO2进气口2的接灰盘1、垂直设于CO2进气口2上的钢管3以及封盖在钢管3顶端的防堵盖4,所述钢管3的上部开设若干通孔5。
所述防堵盖4采用圆形的薄钢板制成。防堵盖与钢管焊接,形成伞状保护。
所述钢管3的直径大于CO2进气口2的直径。
所述防堵盖4的直径大于钢管3的直径。
所述通孔5设于距顶端10~30mm处的钢管3壁上。
所述钢管3长100mm。
煤气发生系统工作时,底部的CO2进气口通过钢管的延伸实现高位进气,在下部留出了焦灰存放空间,避免了CO2进气口堵塞,导致实验中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未经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4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