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放电隔离锂电池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6223.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余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4 | 分类号: | B60L58/14;B60L58/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隔离 锂电池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放电隔离锂电池保护电路,包括过充过放检测电路、充电开关电路和放电开关电路,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与锂电池连接,以对所述锂电池过充过放进行检测;所述充电开关电路与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及充电输入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控制下进行充电控制;所述放电开关电路与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及放电输入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控制下进行放电控制。实现了对锂电池的过充过放电检测和过充电和过放电保护,且由于充电回路和充电回路的相互隔离。在外接设备给锂电充电的同时,无法为放电回路供电。避免充电时导致电动车行驶启动,造成充电终止甚至发生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隔离锂电池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Li)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被广泛使用。锂(Li)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充电或过放电等。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外接负载短路而出现的过流现象,过流现象可能会导致放电回路过热。甚至会将电路板烧坏。另外,由于电动车锂电池的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处于同一回路,在外接设备给锂电充电的同时,也同时为放电回路供电。此时,可能导致电动车行驶启动,造成充电终止甚至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放电隔离锂电池保护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放电隔离锂电池保护电路,所述充放电隔离锂电池保护电路包括:
过充过放检测电路,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与锂电池连接,以对所述锂电池过充过放进行检测;
充电开关电路,所述充电开关电路与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及充电输入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控制下进行充电控制;
放电开关电路,所述放电开关电路与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及放电输入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控制下进行放电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放电隔离锂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放电控制电路,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连接,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对所述放电开关电路进行放电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MOS 晶体管Q6、第一电阻R44、第二电阻R48、第一三极管Q8、第三电阻R53和第四电阻R60;所述过充过放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过充过放检测芯片U2和第二过充过放检测芯片U4,所述第三电阻R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充过放检测芯片 U2的过放电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6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60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60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8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4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4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44的一端及所述MOS晶体管Q6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44的另一端与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及所述第二过充过放检测芯片U4的过放输出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6的漏极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三极管Q9、第五电阻R54和第六电阻R61、第七电阻R51和第三三极管Q10,所述第五电阻R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充过放检测芯片U2的过放电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1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1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9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51的另一端与锂电池正供电端(BAT+)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还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6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堆垛架
- 下一篇:机械拔片驱动大型抽芯的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