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膜式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6589.8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4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宜龙;刘飞;丁克详;唐若芹;王能翔;黄水清;袁启湖;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格兰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13/00;B29C6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膜式 除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贴膜式除尘系统,包括座体,座体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板体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贴膜机构和第二贴膜机构;第一贴膜机构包括用于抵接在输送通道内板体一个侧面上的第一辊轴、第二辊轴以及绕设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的第一吸尘膜;第二贴膜机构包括用于抵接在输送通道内板体另一个侧面上的第三辊轴、第四辊轴以及绕设在第三辊轴和第四辊轴上的第二吸尘膜。当板体接触到第一辊轴时,第一吸尘膜能够吸附板体上该侧面上的灰尘;当板体接触到第二辊轴时,第二吸尘膜能够吸附板体上该侧面上的灰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膜式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板体(比如导光板)在加工过程中,通常先要进行除尘,较多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人工擦拭,很容易损坏板体且效率十分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膜式除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擦拭很容易损坏板体且效率十分低下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膜式除尘系统,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板体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贴膜机构和第二贴膜机构;所述第一贴膜机构包括用于抵接在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板体一个侧面上的第一辊轴、第二辊轴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上的第一吸尘膜;所述第二贴膜机构包括用于抵接在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板体另一个侧面上的第三辊轴、第四辊轴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四辊轴上的第二吸尘膜。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通道沿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通道沿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轴和/或所述第三辊轴转动的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为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通道内设置有沿所述输送通道排列的多个滚筒,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滚筒同步转动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滚筒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板体放置在所述输送通道入料端的抓取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水平旋转臂、第三电机以及气缸;所述第三电机具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水平旋转臂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气缸的伸缩部上,所述水平旋转臂上设置有吸盘;所述水平旋转臂可以在取料位置和出料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水平旋转臂位于所述出料位置且所述伸缩部收缩时,所述吸盘上的板体放置在所述输送通道入料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盘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膜式除尘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贴膜式除尘系统,板体沿着输送通道进行输送,且板体分别可以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抵接;当板体接触到第一辊轴时,第一辊轴上的第一吸尘膜与板体的一个侧面接触,第一吸尘膜能够吸附板体上该侧面上的灰尘,第一吸尘膜与板体接触的过程中不容易损坏板体,除尘速度快效率高;同理,当板体接触到第二辊轴时,第二辊轴上的第二吸尘膜与板体的另一个侧面接触,第二吸尘膜能够吸附板体上该侧面上的灰尘,第二吸尘膜与板体接触的过程中不容易损坏板体,除尘速度快效率高;第一辊轴上被板体污染的第一吸尘膜能够绕设到第二辊轴上收纳起来,非常方便;第三辊轴上被板体污染的第二吸尘膜能够绕设到第四辊轴上收纳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膜式除尘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膜式除尘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格兰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格兰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6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