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模组的电池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9845.9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6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洪礼昌;张亚辉;郑隆;陈福恩;罗建洪;游鑫;张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模组 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模组的电池包结构,包括下箱体、下层模组、支撑块、安装支架、上层模组及上盖;下箱体形成容纳腔;下层模组固定在下箱体的容纳腔内;支撑块设置在下层模组的端板上;安装支架一端安装在下箱体第一侧壁上,安装支架另一端安装在下箱体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安装支架中部安装在支撑块上;上层模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上盖覆盖上层模组而与下箱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结构强度,提高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模组的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多数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是单层模组,单层模组结构空间利用率低,重量对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影响较大。有少数电池模组为双层,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双层模组结构:
一,上下两层模组通过螺丝将模组端板直接连接在一起,下层模组直接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池箱上,此结构的缺点为上层模组在振动或冲击时,振动比较剧烈,容易将上层模组端板振裂或振断发生危险。
二,上下两层模组直接在外部做一个框架,使上下两层模组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固定整个框架在电池箱上,此结构缺点为框架的重量比较大,对于目前追求能量密度的需求来说不适合大量推广。
三,在下层模组上方组装一些小结构,使上层模组能平稳的放置在下层模组上,然后通过长螺杆,直接从上层模组串到下层模组固定到电池箱体上,此结构与第一种方式的缺点类似,上层模组在振动或冲击时比较激烈,长螺杆承受的拉力和剪切力过大,螺杆容易失效发生危险。
四,上层模组通过支架直接安装在电池箱体箱壁上,箱壁为受力部件,此结构缺点为没有将上层模组的重力分散均匀传递到下箱体,强度不足,冲击或振动会导致箱体箱壁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层模组的电池包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提高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层模组的电池包结构,包括下箱体、下层模组、支撑块、安装支架、上层模组及上盖;
下箱体形成容纳腔;
下层模组固定在下箱体的容纳腔内;
支撑块设置在下层模组的端板上;
安装支架一端安装在下箱体第一侧壁上,安装支架另一端安装在下箱体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安装支架中部安装在支撑块上;
上层模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
上盖覆盖上层模组而与下箱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模组的电池包结构,由于下层模组固定在下箱体的容纳腔内,支撑块设置在下层模组的端板上,安装支架安装在下箱体及支撑块上,上层模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使得上层模组的重量一方面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下箱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再由下箱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传递至下箱体的底部,上层模组的重量另一方面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支撑块上,支撑块传递至下层模组的端板,再由下层模组的端板传递至下箱体的底部,从而使整个下箱体受力均匀,提高结构强度,提高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层模组的电池包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下层模组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下箱体的容纳腔内,且第一螺栓穿过下层模组。
进一步,支撑块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下层模组的端板上。
进一步,上层模组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第二螺栓穿过上层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9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慧路灯
- 下一篇:一种高效精准集中供热仪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