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向可调的固定支架式举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9969.7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琦;徐亦聪;刘荣誉;段宗浩;闵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 可调 固定 架式 举宫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向可调的固定支架式举宫器,包括支撑杆、调节片、举宫杆和举宫杯,支撑杆、调节片和举宫杆之间依次活动连接,支撑杆一端设置有三脚固定架,三脚固定架自由端设置有吸盘,三脚固定架通过吸盘与地面连接,举宫杆一端设置有举宫杯,举宫杆上部设置有条形开口和圆孔,圆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举宫杆内设置有L形引导棒,引导棒的短轴贯穿条形开口,引导棒的长轴贯穿举宫杯,引导棒通过锁紧螺栓与举宫杆活动连接。该举宫器可有效解决现有的举宫器存在不方便进行托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举宫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方向可调的固定支架式举宫器。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腹腔镜手术技术在蓬勃发展,妇科腹腔镜手术也广泛开展,对于腹腔镜手术,必须用到的一个器械是“举宫杯”。举宫杯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术中用于配合托举子宫、充分暴露重要解剖结构,是主术者的第三只手。举宫杯的安全性、托举角度的适应性以及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手术的行进效率以及患者的安全和长期预后。现有的举宫杯无法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一般由操作者全程人工托举,以实现对子宫进行托举的目的,但是,由于手术的时间较长,人工托举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还会存在托举角度易发生改变的问题,严重的会影响手术的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向可调的固定支架式举宫杯,该举宫器可有效解决现有的举宫器存在不方便进行托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向可调的固定支架式举宫器,包括支撑杆、调节片、举宫杆和举宫杯,支撑杆、调节片和举宫杆之间依次活动连接,支撑杆一端设置有三脚固定架,三脚固定架自由端设置有吸盘,三脚固定架通过吸盘与地面连接,举宫杆一端设置有举宫杯,举宫杆上部设置有条形开口和圆孔,圆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举宫杆内设置有L形引导棒,引导棒的短轴贯穿条形开口,引导棒的长轴贯穿举宫杯,引导棒通过锁紧螺栓与举宫杆活动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支撑杆与三脚固定架为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通过三脚固定架对支撑杆进行固定,三脚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吸盘,吸盘与三脚固定架为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吸盘吸附在地面上,实现对支撑杆固定的目的,举宫杆通过调节片与支撑杆连接,实现将举宫杯进行固定的目的,避免手术过程中需要专人进行托举,降低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节约人工成本。
举宫杆的前端设置有举宫杯,举宫杯与举宫杆为固定连接,举宫杆内设置的引导棒可相对于举宫杆进行前后移动,手术插入时,引导棒的长轴端完全处于举宫杆内,操作者用手握住举宫杆,将举宫杯插入患者的阴道内,然后操作者握住引导棒的短轴端,将引导棒向前推动,使得引导棒完全进入患者的子宫内,此时,再将举宫杆相对于引导棒向前推动,使得患者的宫颈完全进入举宫杯内,将患者宫颈进行固定,然后,将锁紧螺栓拧紧,引导棒和举宫杆便被固定,最后,通过调整调节片的倾斜角度,实现调整举宫杯的托举角度,以满足手术的需要,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引导棒长轴的自由端设置有移动杆和支撑片,移动杆的一端设置于引导棒内,支撑片分别与引导棒和移动杆铰接,支撑片中部设置有折痕,引导棒内还设置有限位块和弹簧,弹簧分别与限位块和移动杆连接,移动杆上设置有牵引带,牵引带贯穿弹簧、限位块和引导棒的短轴端设置于引导棒内外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移动杆的直径与引导棒的内径等长,移动杆可在引导棒内移动,支撑片的一端与移动杆的外端铰接,支撑片的另一端与引导棒的自由端铰接,支撑片的材质为橡胶,其中部设置有折痕,可进行折叠,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带,牵引带的自由端贯穿引导棒,移动杆在弹簧的支撑下属于伸直的状态,此时,将引导棒插入患者的子宫内,然后拉动牵引带,并将牵引带进行固定,移动杆便向内回收,支撑片便发生弯折,形成挡片,增大举宫杆与子宫的接触面积,在子宫推举过程中,可避免举宫杆前端由于受力面积小,存在对子宫造成损伤的问题,减少对子宫造成的伤害。
进一步地,支撑片设置有至少4片,支撑片均匀设置于移动杆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9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