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织物承载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0141.3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谈源;邓嘉康;王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织物 承载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织物承载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以及对称设置于支撑板平行设置的两边缘的两个弹性支撑部;支撑板用于提供对复合材料织物进行支撑的支撑平面,弹性支撑部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安装板,还包括设置于二者之间的若干弹簧,其中,安装板相对于支撑板固定设置,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支撑平面平行的承载面,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改变支撑平面与承载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合材料织物承载支撑结构,可在夹持部分下落的过程中通过其移动而解除干涉的影响,从而使得复合材料织物大部分能够有效的贴合在支撑平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织物承载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对复合材料进行成型的过程中,存在织物的支撑和转移过程中,在上述过程中,需通过对多层织物相对设置的两边缘进行夹持来保证各层织物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以及织物所需要的张力。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夹持部分和支撑平面之间的干涉,使得在对所加持的织物进行释放时,很难将织物稳定且精确的放置于支撑平面上。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复合材料织物承载支撑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织物承载支撑结构,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材料织物承载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的两边缘的两个弹性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提供对所述复合材料织物进行支撑的支撑平面,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板和安装板,还包括设置于二者之间的若干弹簧,其中,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平面平行的承载面,所述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改变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弹簧轴向平行的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在相对于所述安装板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连接板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外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杆贯穿并相对滑动的孔位。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套筒,用于对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部分进行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孔位内壁间设置有轴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弹性支撑部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其中,两部分沿固定设置的导轨结构移动,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导轨结构上的所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用于提供所述承载面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受力块,所述受力块与所述弹簧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可弹性移动的承载面,在夹持部分下落的过程中通过其移动而解除干涉的影响,从而使得复合材料织物大部分能够有效的贴合在支撑平面上,在夹持部分的夹紧力解除并转移后,第一支撑板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而归位,从而对原本复合材料织物被夹持的边缘部分进行支撑,最终实现织物整体的有效定位,便于后续加工的实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0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攻丝的丝锥铰手
- 下一篇:一种公路防腐蚀安全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