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旋式耳机绕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0946.8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衡;杜奕;袁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旋式 耳机 绕线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旋式耳机绕线器,其包括手旋件、上盖板、绕线轮、下盖板,上盖板设置在下盖板上形成两端带有穿线孔的绕线腔,绕线轮设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组成的绕线腔内,手旋件依次穿过上盖板、绕线轮、下盖板的中心处,手旋件底端与下盖板相配合,用于将绕线轮定位在绕线腔内;绕线轮的中心通孔的侧壁上对称开有2个通槽Ⅰ,卡位结构设置在中心通孔内并位于通槽Ⅰ上端处,手旋件下部的通槽Ⅱ通过卡位结构与通槽Ⅰ的位置相重合,通过旋转手旋件带动绕线轮在绕线腔内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手动旋转收线的形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扁型的手旋式耳机绕线器,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在听歌打电话时都会用到耳机,在使用或不使用耳机的情况下,由于耳机线比较长,不容易伸缩和收纳,使用时或不使用时都会出现耳机线缠绕、打结、挂在其他物品上的现象;现有的耳机线收纳设备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需要将耳机理顺后缠绕在收纳设备,费时费力,而且再次使用耳机时需要再将其取下,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扁型的手旋式耳机绕线器。
本实用新型手旋式耳机绕线器包括手旋件、上盖板、绕线轮、下盖板,上盖板设置在下盖板上形成两端带有穿线孔的绕线腔,绕线轮设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组成的绕线腔内,手旋件依次穿过上盖板、绕线轮、下盖板的中心处,手旋件底端与下盖板相配合,用于将绕线轮定位在绕线腔内;绕线轮的中心通孔的侧壁上对称开有2个通槽Ⅰ,卡位结构设置在中心通孔内并位于通槽Ⅰ上端处,手旋件下部的通槽Ⅱ通过卡位结构与通槽Ⅰ的位置相重合,通槽Ⅰ与穿线孔位置相对,通过旋转手旋件带动绕线轮在绕线腔内转动。
所述手旋件包括轴柱、固定板、把手,轴柱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下方,轴柱另一端上带有凸块,凸块与下盖板中心处的孔相配合,用于将轴柱活动设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槽Ⅱ开在轴柱上,轴柱设置在绕线轮的中心通孔内,且其上的通槽Ⅱ通过卡位结构与通槽Ⅰ重合,把手固定在固定板上方。
所述卡位结构为块状凸起,轴柱上的通槽Ⅱ通过块状凸起设置在绕线轮的中心通孔内,且与通槽Ⅰ相重合。
所述固定板与上盖板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上的多个定位孔、设置在上盖板上端面上的多个定位块,定位孔和定位块相互配合,用于固定手旋件,定位孔与定位块的数量一致。
当耳机线为圆线时,通槽Ⅰ上带有圆孔,用于固定手机圆线。
所述上盖板的两端固定在下盖板的两端上,或者上盖板的两端通过卡扣结构设置在下盖板的两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绕线器的结构与众不同,采用了手动旋转收线的结构,可按需调节收线长度,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套装在耳机线上,体积小不会影响耳机使用,收放线自如,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板与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旋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旋件和绕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绕线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绕线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圆线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扁线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0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侧卡结构的光交箱
- 下一篇:用于养殖龙虾的养殖池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