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辐照后材料分析中样品管开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1047.X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伟;刘琢艺;胡银;陈云明;李兵;刘伟;李宛琼;曾俊杰;王定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7B7/00 | 分类号: | B67B7/00;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熊曦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照 材料 分析 样品 管开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照后材料分析中样品管开盖装置,包括样品管与开盖器,所述开盖器包括底座、支撑立板、顶板,其中顶板与底座上均有孔洞,且顶板与底座上孔洞呈上下镜像关系,且孔径大小一致,等于或略大于样品管本体的外径,便于将样品管卡入孔洞内;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样品管开盖时不再需要双手直接接触样品管,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可快速打开样品管盖并避免样品的洒落,可大幅提高工作效果;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剑式机械手于手套箱内操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照后材料性能检验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辐照后材料分析中样品管开盖装置。
背景技术
辐照后材料分析对于了解材料辐照后形态及组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辐照后材料分析通常先在热室进行破坏法切割取样,将所需样品装入样品管运输至放射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后续分析。通常热室切割取样的样品量远大于实际分析所需样品量,以备可多次分析用,所以样品管内样品的辐射剂量水平较高,最高可达几百毫希伏,因此辐照后材料分析中样品管的开启需在手套箱内进行,通过剑式机械手打开样品管盖取适量样品进行分析,由于样品管盖较小,无法操作剑式机械手竖直方向开盖,且操作剑式机械手倾斜样品管开盖通常会引起样品管内样品抖落,造成手套箱内放射性污染,给后续去污造成极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研究了一种辐照后材料分析中样品管开盖装置,顺利完成了手套箱内所有样品管的开盖,为辐照后材料分析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辐照后材料分析中无法操作剑式机械手竖直方向打开样品管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样品管开盖装置,该装置的使用可于手套箱内操作剑式机械手快速打开样品管盖,且开盖过程样品不洒落,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沾污。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辐照后材料分析中样品管开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样品管和开盖器,样品管包括:样品管盖和样品管本体,样品管本体上端为开口状,样品管盖用于对样品管本体的开口端进行密封;开盖器包括底座、支撑立板、顶板,支撑立板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顶板一端与支撑立板固定连接,顶板上开设有第一样品管插入孔,底座上开设有第二样品管插入孔。
优选的,样品管内开设有贯穿样品管本体和样品管盖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位于第二空腔上方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
优选的,样品管由耐辐照的橡胶制成。
优选的,顶板为水平板,顶板一端与支撑立板上端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样品管插入孔和第二样品管插入孔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第一样品管插入孔和第二样品管插入孔的孔径相同。
优选的,第一样品管插入孔和第二样品管插入孔的孔径与样品管本体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第一样品管插入孔和第二样品管插入孔的孔径大于样品管本体的外径,且孔径车距在2mm范围内。
优选的,开盖器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采用本实用新型在辐照后材料分析中可操作剑式机械手于手套箱内打开样品管盖,开盖成功率可达100%;
2、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于手套箱内竖直方向打开样品管盖,可完全避免样品管内样品的洒落,杜绝手套箱内放射性沾污的产生;
3、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样品管开盖时不再需要双手直接接触样品管,且开盖所需时间短,最大程度减少了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4、本实用新型的样品管开盖装置体积小、成本低、制造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剑式机械手于手套箱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10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曳引机的转子穿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