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1854.1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桐;徐永;童彪;董岭;肖峰;杨兵宽;祝飞;李扬;沈渊;周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12 | 分类号: | A62B7/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隧道 施工 供氧 系统 | ||
一种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涉及供氧装置技术领域。该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包括制氧装置、与所述制氧装置连接的至少一条氧气管路及与所述氧气管路一一对应的收卷器,所述氧气管路绕设于对应的所述收卷器上,至少一条所述氧气管路连接有射流喷嘴,所述射流喷嘴的内径随着远离所述氧气管路逐渐减小。本申请提供的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能够适应高原隧道施工的工作环境,为使用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氧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原地区进行隧道施工修建铁路和道路时,由于隧道的封闭环境及高原环境,会使作业人员的缺氧症状加倍体现,特别是隧道作业工作强度大,环境粉尘多,局部通风不良,如果不进行输氧会严重的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目前现有的高原隧道施工供氧方法均是利用管道将氧气直接输送至作业掌子面或设置氧吧,但是由于隧道的敞开式环境和持续通风的影响,导致输送的氧气容易扩散,难以提升作业区域的氧气浓度,部分高强度作业人员的吸氧需求也无法实现,不能够满足高原隧道施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其能够适应高原隧道施工的工作环境,为使用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其包括制氧装置、与制氧装置连接的至少一条氧气管路及与氧气管路一一对应的收卷器,氧气管路绕设于对应的收卷器上,至少一条氧气管路连接有射流喷嘴,射流喷嘴的内径随着远离氧气管路逐渐减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条氧气管路连接有软管,软管固定于吊篮、操作室或台车作业台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条氧气管路连接有氧气面罩。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条氧气管路连接有弥散板,弥散板设有与氧气管路连通的弥散腔及多个连通弥散腔和弥散板外部的出氧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弥散板还连接有与弥散腔连通的鼻吸管接口,鼻吸管接口连接有鼻吸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每条氧气管路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其流量的控制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收卷器包括转轴及可旋转的套设于转轴上的转筒,转轴和转筒之间连接有卷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及与弥散板连接的环境监控装置,控制器分别与环境监控装置和制氧装置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环境监控装置实时监测的环境信息,并控制制氧装置调节输送至氧气管路的氧气流量和压力。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包括制氧装置、与制氧装置连接的至少一条氧气管路及与氧气管路一一对应的收卷器,氧气管路绕设于对应的收卷器上,至少一条氧气管路连接有射流喷嘴,射流喷嘴的内径随着远离氧气管路逐渐减小。本申请提供的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能够适应高原隧道施工的工作环境,为使用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的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中氧气管路与弥散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中弥散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1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麦磨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泵体活塞的梭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