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变电站现场临时施工的管线缆保护固定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3456.3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史大伟;员晶晶;苏*;刘虎亮;郝子旭;涂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变电站 现场 临时 施工 线缆 保护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变电站现场临时施工的管线缆保护固定夹结构,包括滑动芯棒、固定爪、活动爪和壳体,壳体中间空心,壳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壳体中部一侧开设有一条开槽,开槽的两侧分布一定等距且带有倒齿的若干对固定爪;壳体中间插入一根圆形滑动芯棒,芯棒一边带有分布一定等距且带有倒齿的若干个活动爪,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防止弄错导线的顺序,避免电能表接错线,又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可以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用于变电站现场临时施工的管线缆保护固定夹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现场施工过程中,对各种电能仪器进行更换时,先在电能表连接导线的排列顺序中做好标记,再拆下连接导线,然后更换电能表。在换好电能表后,再按照原来顺序把导线接上去。这种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因工作人员疏忽搞错导线排列顺序而引起电能表接线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用于变电站现场临时施工的管线缆保护固定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于变电站现场临时施工的管线缆保护固定夹结构,包括滑动芯棒、固定爪、活动爪和壳体,壳体中间空心,壳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壳体中部一侧开设有一条开槽,开槽的两侧分布一定等距且带有倒齿的若干对固定爪;壳体中间插入一根圆形滑动芯棒,芯棒一边带有分布一定等距且带有倒齿的若干个活动爪。
壳体为椭圆形壳体。
壳体一端设置有固定盖,固定盖采用固定销固定。
滑动芯棒一端装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防止弄错导线的顺序,避免电能表接错线,又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可以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变电站现场临时施工的管线缆保护固定夹结构,包括滑动芯棒1、固定爪5、活动爪6和壳体7,壳体7中间空心,壳体7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壳体7中部一侧开设有一条开槽,开槽的两侧分布一定等距且带有倒齿的若干对固定爪5;壳体中间插入一根圆形滑动芯棒1,芯棒1一边带有分布一定等距且带有倒齿的若干个活动爪6。
壳体7为椭圆形壳体。
壳体7一端设置有固定盖4,固定盖采用固定销2固定。
滑动芯棒1一端装有复位弹簧3。
使用方法:用手压芯棒的一端,使活动爪与固定爪之间张开,每个开环中间刚好嵌入一根导线,每个开环之间的距离与电能表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相等,使所有的导线都依次放入开环中,然后松开芯棒依靠弹力使固定爪和活动爪之间把导线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3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