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槟榔去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4063.4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2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阿莫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4/08 | 分类号: | A23N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槟榔 核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槟榔去核装置,包括进料斗、分核箱和去核箱,所述的分核箱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上均匀间隔分布有隔板,所述的分核箱内部上端设有安装腔,所述的分核箱顶部均匀安装有多个气压缸,所述的气压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分核的圆筒刀,所述的去核箱内部设有转筒,所述的转筒底部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的转筒上分布有网孔,所述的去核箱内位于转筒下方设有出核管道,所述的去核箱上端一侧设有连通转筒的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槟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槟榔去核装置。
背景技术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树的成熟果实,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去核是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加工工序,因为槟榔的果肉纤维与槟榔的核结合紧密,很难分离,使得此工序变得十分难操作。目前,国内对槟榔的去核主要还是依靠手工,加工效率低、费时费力,企业生产成本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槟榔去核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槟榔去核装置,包括进料斗、分核箱和去核箱,所述的进料斗下端与分核箱上端开口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的分核箱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上均匀间隔分布有隔板,所述的分核箱内部上端设有安装腔,所述的分核箱顶部均匀安装有多个气压缸,所述的气压缸的位置对应隔板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的气压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分核的圆筒刀,所述的圆筒刀贯穿安装腔底端,所述的去核箱内部设有转筒,所述的转筒底部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的分核箱出口端与去核箱进口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的转筒上分布有网孔,所述的去核箱内位于转筒下方设有出核管道,所述的去核箱上端一侧设有连通转筒的出料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斗进料,完整的槟榔通过倾斜进料管进入分核箱的传送带上,槟榔的尺寸为1.5-3.5cm,传送带上的隔板的间距仅能容下一个槟榔,因此可以将槟榔一个个的均匀排列在传送带上,然后气压缸向下运动控制圆筒刀分离槟榔内的内核,经过分离后的槟榔壳和内核进入去核箱,转筒在转动中产生离心力使内核掉入出核管道,槟榔壳通过出料管排出,整个分核过程简单易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改进,所述的进料管包括垂直进料管和倾斜进料管。
作为改进,所述的传送带上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为2-4cm。
作为改进,所述的旋转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去核箱内部。
作为改进,所述的转筒为锥形,网孔的尺寸为1-1.5c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筒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进料斗,2、分核箱,3、去核箱,4、垂直进料管,5、倾斜进料管,6、固定架,7、传送带,8、隔板,9、安装腔,10、气压缸,11、圆筒刀,12、转筒,13、旋转电机,14、支架,15、输料管,16、出核管道,17、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阿莫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阿莫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4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用专用设计桌
- 下一篇:一种双张力杆结构的定子绕线张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