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4293.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4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向阳;郑青松;张浩;殷勤;李加祺;李经伟;林飞;王林;蒲思培;周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0 | 分类号: | B66F7/10;B66F7/28;B66F3/4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轮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用于动车组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动力车主变压器更换作业以及动力车拖车轮对换轮作业,所述动拖两用落轮机包括两个单条活动过桥、一台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主机、两个辅助支撑装置、支撑平板;落轮机具有将轮对(电机)升降及横向移送出车体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轮对的替换效率;落轮机适用于160公里动车组的各类转向架,无论是动车还是拖车,都能很好的匹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轮对、主变压器更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
背景技术
当轴箱轴承、抱轴承、电机轴承发生故障,或驱动电机发生其他故障以及轮对发生损伤等临修活件时,落轮机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落轮机在不推出转向架的情况下,即可对铁路列车的轮对进行更换。
现有的落轮机基于标准《TB/T839-2006机车电动落轮机》设计,使用范围针对普速客运列车的机车和客车等,不能满足动车组不同型号动车、拖车的换轮需求。客整所现有落轮机最大适用轴重为15吨,适用轮径为900mm,无法满足动力车1250mm轮径、轴重25吨的要求。如果考虑对客整所原有落轮机进行改造,因即有地坑深度和长度均不满足要求,机械部分也不能利用,所以改造不具备可行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针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动车和拖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极大的提高了轮对的替换效率,落轮机适用于160公里动车组的各类转向架,无论是动车还是拖车,都能很好的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用于动车组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动力车主变压器更换作业以及动力车拖车轮对换轮作业,所述动拖两用落轮机包括两个单条活动过桥、一台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主机、两个辅助支撑装置、支撑平板;
所述活动过桥与所述主机为分体结构,其前后两端可松脱地连接两侧的固定式检修轨道,其长度构造为,动力车和拖车轮对更换作业时其上部只用于支撑单个轮对,动力车主变压器更换作业时其上部用于支撑与其配合的所述支撑平板;
所述辅助支撑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检修轨道上,其上部用于在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时支撑待落轮对的构架的外端部,在拖车车轮对更换作业时支撑待落轮对内侧的构架中部;
所述主机位于落轮坑中,其上部用于承载升降所述活动过桥及活动过桥上拆卸的轮对或者支撑平板-动力车主变压器组合,其下部在所述落轮坑中横向行走、用于将承载物移动至检修轨道侧边的更换工位。
优选地,所述主机包括主机架和安装在主机架上的升降装置和行走部。
优选地,所述主机架包括底部的行走架、上部的升降架;
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和所述行走架之间,所述行走部安装于所述行走架。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蜗杆、蜗轮蜗杆传动箱、升降传动系统;
所述蜗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行走架,其上端通过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安装于所述升降架的下方,为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系统升降动力。
优选地,所述行走部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和滑线机构;
所述主动轮组、从动轮组行走于所述落轮坑的底面或底面上的轨道上;所述滑线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行走架横向移动固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为千斤顶。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4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粉末制造用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彩印纸覆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