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围隔截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4480.9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6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史蓉;邓海波;束勇;刘林浩;金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瀚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B63B21/44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6 | 代理人: | 费玲玲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围隔截污 装置 | ||
一种柔性围隔截污装置,包括污水隔离装置,所述污水隔离装置包括浮体、分割层和定位块,所述的分割层上方连接浮于水面的浮体,下方通过定位块固定于河底,所述的定位块包括锚,所述锚的锚抓外表面上设有倒扣齿,倒扣齿的设计使锚与水底的泥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避免在外力的作用锚9与泥土会分离的现象,增加了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治理、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围隔截污装置。
背景技术
湖泊、江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但是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扩张,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中,使得湖泊和江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进而造成诸如蓝藻水华、鱼类死亡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的生态修复受到了广大生态学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然而水体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要通过生态修复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为前提,而在整个大水面做实验也不切实际,把水体分离出来又破坏其原始性。所以在湖泊和江河中建造原位围隔成为实施生态修复实验最理想的方法,对围隔结构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污水隔离装置与水下的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和上方浮体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污水隔离装置与水下的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和上方浮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围隔截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围隔截污装置,包括污水隔离装置,所述污水隔离装置包括浮体、分割层和定位块,所述的分割层上方连接浮于水面的浮体,下方通过定位块固定于河底,所述的定位块包括锚,所述锚的锚抓外表面上设有倒扣齿。所述的锚上的锚抓为可活动的,所述的锚抓靠近锚杆时呈收紧状态的一号位置,所述的锚抓远离锚杆时呈张开状态的二号位置。
所述的锚抓与锚杆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的分割层由PVC材料制成。
所述的分割层由尼龙帆布制成。
所述的浮体包括若干个浮球组成。
所述的浮球分为内球外球,所述的外球包裹在内球外。
所述外球为半椭圆或半球型外壳对接后组成,所述的对接部分设有外包层,所述的外包层与外球为无缝隙连接。
有益效果:倒扣齿的设计使锚与水底的泥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避免在外力的作用锚9与泥土会分离的现象,增加了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锚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锚收紧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锚张开结构示意图。
图5浮球结构示意图。
浮体1,分割层2,定位块3,倒扣齿4,内球5,外球6,外包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柔性围隔截污装置,包括污水隔离装置,所述污水隔离装置包括浮体1、分割层2和定位块3,所述的分割层2上方连接浮于水面的浮体1,下方通过定位块3固定于河底,所述的定位块3包括锚,所述锚的锚抓外表面上设有倒扣齿4,倒扣齿4的设计使锚与水底的泥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避免在外力的作用锚9与泥土会分离的现象,增加了其的稳定性。
所述的锚上的锚抓为可活动的,所述的锚抓靠近锚杆时呈收紧状态的一号位置,所述的锚抓远离锚杆时呈张开状态的二号位置,不使用时可以收紧避免伤到他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瀚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瀚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4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式注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浇口集中回收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