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光纤芯棒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4560.4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峰;杨红军;田正波;王锋;甘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68 | 分类号: | B29C70/68;B29C33/00;B29C33/30;B29L31/34;B29K63/00;B29K309/08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杨悦 |
地址: | 44105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光纤 成型 模具 | ||
一种智能光纤芯棒成型模具,包括筒体,筒体左端开口处密封装有左法兰盘,筒体右端开口处密封装有右法兰盘,左法兰盘内面装有左支撑盘,右法兰盘内面装有右支撑盘,左支撑盘、右支撑盘中部均设有一个光纤孔,左支撑盘上的光纤孔、右支撑盘上的光纤孔一一对应组成一个光纤安装孔组;光纤孔周边的左支撑盘、右支撑盘设有两圈以上芯棒孔组,各芯棒孔之间的左支撑盘上、右支撑盘上均设有多个挂环孔,挂环装于挂环孔;右法兰盘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通口,左法兰盘上设有灌胶口,通口、灌胶口处装有密封螺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光纤芯棒在成型过程中,由于芯棒的分布式排列的固定困难的问题,可高效生产高抗弯型芯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纤芯棒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升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用电负荷的增加,现有电压水平下各区域电网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日益凸显,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超高压输电工程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也蓬勃发展起来,技术逐渐成熟,在大规模远距离输电方面大放异彩。
而在超/特高压变电站及换流站中,大量使用的支柱绝缘子是电力输送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其机械、电气性能对于减少污闪等事故发生,保障能源输送安全稳定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之前超/特高压电站广泛使用的支柱绝缘子是瓷绝缘子,电瓷是无机绝缘材料,耐候性、抗老化性能好,而且有足够的电气和机械强度。运行经验表明,瓷支柱绝缘子的性能稳定可靠,但其耐污性能差,强度分散性大,容易产生脆断现象。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传统瓷绝缘子已很难兼顾电气强度、机械强度以及恶劣运行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
目前电站支柱复合绝缘子由于自身防污闪能力、抗震性能优良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站各类设备或母线支撑等。
但目前电站支柱复合绝缘子最大的问题在于高抗弯型芯棒的制造困难,同时缺乏芯棒及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下内部是否安全的监测手段。
由此,智能芯棒的设计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智能光纤芯棒在成型过程中,由于普通芯棒的分布式排列的固定困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光纤芯棒成型模具,可高效生产高抗弯型芯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光纤芯棒成型模具,包括筒体,筒体左端开口处密封装有左法兰盘,筒体右端开口处密封装有右法兰盘,左法兰盘内面装有左支撑盘,右法兰盘内面装有右支撑盘,左支撑盘、右支撑盘中部均设有一个光纤孔,左支撑盘上的光纤孔、右支撑盘上的光纤孔一一对应组成一个用于安装光纤两端部的光纤安装孔组;光纤孔周边的左支撑盘、右支撑盘沿径向均设有两圈以上芯棒孔组,每圈芯棒孔组包括三个以上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芯棒孔,左支撑盘的芯棒孔与右支撑盘的芯棒孔一一对应组成一个用于安装芯棒两端部的安装孔组,各芯棒孔之间的左支撑盘上、右支撑盘上均设有多个挂环孔,挂环装于挂环孔,左支撑盘上的挂环、右支撑盘上的挂环一一对应组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纤维两端部的挂环组;右法兰盘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通口,左法兰盘上设有用于向筒体内腔加入环氧树脂的灌胶口,通口、灌胶口处装有密封螺栓。
所述筒体外壁左右两端部设有凸缘,左法兰盘颈部套于筒体左端开口外壁,右法兰盘颈部套于筒体右端开口外壁,用于固定左/右法兰盘的丝杆一端与左/右法兰盘盘面上的螺纹孔连接,丝杆另一端经螺母固定于凸缘的装配孔处。
套于凸缘、左/右法兰盘颈部之间的筒体外壁的环形压板上设有与丝杆配合的让位孔,丝杆中部穿过让位孔,环形压板与左/右法兰盘颈部之间的筒体外壁套有密封圈,用于压紧环形压板的压紧螺母装于凸缘与环形压板之间的丝杆上。
筒体左/右端开口内壁设有止口,左/右支撑盘外设有一圈凸起部,环形挡块外缘卡于止口处,环形挡块内缘卡于凸起部处,左/右支撑盘的凸起部经内六角螺栓与环形挡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4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振动反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连续激光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