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装置及汽轮机汽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4928.7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8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郭琳;陈卫东;邵德川;张希博;单良;冯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1/02 | 分类号: | F01D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间隙 调整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装置及汽轮机汽封结构,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为圆柱状结构,圆柱状结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第一中心通孔,圆柱状结构另一端沿其轴向开设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内穿设有第一紧固连接件,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内穿设有可更换的第二紧固连接件以调节第二紧固连接件头部的长度;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二中心通孔相连通。该调整装置能够精细调整汽封间隙,且降低了检修调整难度,加快检修进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装置及汽轮机汽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汽轮机检修过程中,汽封检修调整间隙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修,“卯点法”和“调整垫片法”。
“卯点法”:捻汽封定位内弧用尖铲或者样冲在定位面的内弧面捻出一个凸起点,凸起点的高度就是汽封径向需要减小的间隙,如果高了再用锉刀锉去一点。如果汽封间隙大于设计值应将汽封定位内弧面车床车削相应数值。
“调整垫片法”:汽封定位内弧面有调整垫片,通过加减垫片来调整汽封间隙已达到设计值。
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缺陷。发明人发现,采用“卯点法”,间隙调整不均匀,汽封接口处存在错口现象,汽封背弧容易漏气,长时间运行后捻起的汽封凸起点易磨损变形等;采用“调整垫片法”,抽减垫片容易混乱而且垫片中间有锈蚀清理干净之后原始垫片厚度发生变化,而且垫片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加减的垫片数值并不是直接的汽封需要调整的数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装置及汽轮机汽封结构;该调整装置能够精细调整汽封间隙,且降低了检修调整难度,加快检修进度。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为圆柱状结构,圆柱状结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第一中心通孔,圆柱状结构另一端沿其轴向开设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内穿设有第一紧固连接件,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内穿设有可更换的第二紧固连接件以调节第二紧固连接件头部的长度;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二中心通孔相连通。
本公开的间隙调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紧固连接件将整个调整装置固定于汽封结构汽封块的背弧面,第二紧固连接件头部位于汽封结构汽封块和汽封套之间,通过更换第二紧固连接件,进而调整了第二紧固连接件头部的长度,也就调整了汽封块背弧面和汽封套之间的间隙,继而实现对汽封间隙的调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对应于第一中心通孔处设置凸台,第一紧固连接件端头卡合于凸台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连接件和凸台之间设置垫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紧固连接件头部卡合于固定壳体端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中心通孔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紧固连接件头部的长度为1-2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壳体对应于第二中心通孔的内侧壁设置螺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连接件为螺钉,第二紧固连接件为螺栓。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提出一种汽轮机汽封结构,包括汽封块,所述汽封块的背弧面开设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装设如上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固定壳体嵌装于固定槽内,第一紧固连接件与汽封块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汽封块背弧面的边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4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隔热软垫片的液压分离轴承
- 下一篇:一种节能的加强组合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