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体式生态植草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5649.2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海;于洋;董永福;丁洁;田鹏;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0/00;E02B3/1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体 生态 草袋 | ||
一种联体式生态植草袋,包括:边接袋体、草籽、基质、中间接缝和边接缝,边接袋体一端设有中间接缝,边接袋体另一端设有边接缝,草籽和基质设于边接袋体内部,草籽与基质混合。其中,边接袋体通过顶层布料与边接底层布料缝制组成。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采用大片无纺布一次性连续缝制多个袋子而形成的生态袋,每个生态袋同时装填基质物料,在坡面上通过错缝搭接垒砌形成护坡,护坡袋体垒砌整齐,效果美观、整体性好,且施工效率高、耗材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植草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体式生态植草袋。
背景技术
生态植草袋技术是在土工织物袋中装填基质物料,并根据地区环境及条件配置合适的草籽和营养肥料;护坡施工后,草籽通过吸收水分、养分发芽生长,破袋而出,后期由绿色植物发挥对边坡防护作用,同时达到生态、景观效果。生态植草袋是边坡防护和绿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山体修复、公路边坡绿化、河岸护坡及海堤内护坡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生态植草袋为单一袋体,采用筒状或片状无纺布通过一侧或两侧缝制而成,由于袋体不定型,造成填装物料后的袋体形状一致性较差,不利于施工时堆叠整齐,影响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同时护坡为单个袋体逐排垒砌形成,施工效率低,耗材相对较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体式生态植草袋,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联体式生态植草袋,包括:边接袋体、草籽、基质、中间接缝和边接缝,所述边接袋体一端设有中间接缝,所述边接袋体另一端设有边接缝,所述草籽和基质设于边接袋体内部,所述草籽与基质混合;
其中,所述边接袋体通过顶层布料与边接底层布料缝制组成。
进一步,包括:中接袋体,所述中接袋体通过中间接缝连接于边接袋体之间,所述中接袋体通过顶层布料与中接底层布料缝制组成。
进一步,所述中间接缝的缝线数量至少两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增设大片无纺布一次性连续缝制多个袋子而形成的生态袋,每个生态袋同时装填基质物料,在坡面上通过错缝搭接垒砌形成护坡,护坡袋体垒砌整齐,效果美观、整体性好,且施工效率高、耗材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护坡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袋护坡断面垒砌图。
附图标记:
边接袋体100、边接底层布料110、草籽200、基质300、中间接缝400 和边接缝500。
顶层布料600,中接袋体700和中接底层布料7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视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护坡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袋护坡断面垒砌图。
如图1-4所示,一种联体式生态植草袋,包括:边接袋体100、草籽200、基质300、中间接缝400和边接缝500,边接袋体100一端设有中间接缝400,边接袋体100另一端设有边接缝500,基质200和基质300设于边接袋体100内部,基质200与基质300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5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水型生态植草袋
- 下一篇:一种长管型生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