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管型生态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5650.5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2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福;黄东海;于洋;丁洁;田鹏;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0/00;E02B3/1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管型 生态 | ||
一种长管型生态袋,包括:袋体、草籽、基质和袋体连接机构,草籽和基质设于袋体内,袋体连接机构与袋体外侧连接。其中,袋体包括:土工布袋和营养布。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采用两片土工布一次性连续缝制一个或多个相连的长管型袋体、顺坡向摆放后采用水力冲填形成护坡。实现长管型生态袋在坡上无袋体搭接,摆放整齐、效果美观、耗材少,有效避免了小尺寸袋体易散落的现象;长管型生态袋护坡时袋体采用水力冲填而成,施工效率高、成型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植草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管型生态袋。
背景技术
生态植草袋技术是在土工织物袋中装填基质物料,并根据地区环境及条件配置合适的草籽和营养肥料;护坡施工后,草籽通过吸收水分、养分发芽生长,破袋而出,后期由绿色植物发挥对边坡防护作用,同时达到生态、景观效果。生态植草袋是边坡防护和绿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山体修复、公路边坡绿化、河岸护坡及海堤内护坡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生态袋护坡一般由单一小袋体沿坡逐排垒砌而成,施工效率低,耗材多。而且生态袋是采用筒状或片状无纺布通过一侧或两侧缝制形成的小尺寸袋体,袋体不定型,造成填装物料后的袋体形状一致性较差,不利于施工时堆叠整齐,而且沿岸护坡变化会出现散落等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管型生态袋,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长管型生态袋,包括:袋体、草籽、基质和袋体连接机构,所述草籽和基质设于袋体内,所述袋体连接机构与袋体外侧连接;
其中,所述袋体包括:土工布袋和营养布、所述营养布与土工布袋上层的内衬连接,所述土工布袋内设有基质,所述营养布内设有草籽。
进一步,所述袋体的数量为至少1个,所述袋体之间通过中间接缝连接。
进一步,所述袋体连接机构包括:加筋带和U型铆钉,所述加筋带与土工布袋外侧连接,所述U型铆钉与加筋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采用长管型生态袋,两片土工布一次性连续缝制一个或多个相连的长管型袋体、顺坡向摆放后采用水力冲填形成护坡,实现长管型生态袋在坡上无袋体搭接,摆放整齐、效果美观、耗材少,有效避免了小尺寸袋体易散落的现象;长管型生态袋护坡时袋体采用水力冲填而成,施工效率高、成型效果好;长管型生态袋上层布内衬营养布,根据环境特点和景观要求,营养布内撒上合适的草籽,有利于景观植被尽快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缝形式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有长度的接缝形式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袋护坡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袋护坡断面垒砌图。
附图标记:
袋体100、土工布袋110和营养布120。
草籽200和基质300。
袋体连接机构400、加筋带410、U型铆钉420和中间接缝5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缝形式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有长度的接缝形式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袋护坡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袋护坡断面垒砌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5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体式生态植草袋
- 下一篇:一种山药提取物萃取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