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损水利泄洪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7304.0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和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8/06;E02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泄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洪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损水利泄洪渠,其构造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包括泄洪渠本体,泄洪渠本体由左堤坝和右堤坝构成,左堤坝和右堤坝上均设有复数个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弹簧和防护柱,缓冲板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层,缓冲板与泄洪渠本体铰接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泄洪渠本体、缓冲板背面相连,防护柱横截面为扇形,防护柱设于缓冲板与泄洪渠本体铰接处前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洪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损水利泄洪渠。
背景技术
泄洪渠在排水过程中,由于水流会携带杂物且冲击力较强,会对河床或堤坝造成冲击,长期以来会导致河床或堤坝损坏、变形,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疏导泄洪渠(申请号:CN201820767770.2),包括由混凝土建筑的左堤坝、右堤坝以及缓冲桩、栅栏,所述左堤坝、右堤坝位于泄洪下游左右两侧,左堤坝、右堤坝之间形成泄洪渠,所述缓冲桩沿泄洪渠的水流方向交叉建造在左堤坝、右堤坝的内侧壁,即沿泄洪渠水流方向的相邻两缓冲桩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相邻两缓冲桩末端之间固定栅栏,该现有技术通过在泄洪渠内设置缓冲桩、栅栏来降低水流冲击力,但是该现有技术存在缺点,水流内的杂物容易卡在栅栏上,影响泄洪渠排水,此外一旦出现洪峰要迅速泄洪,否则洪水会从泄洪渠内流出,而泄洪渠设置的缓冲桩和栅栏会影响排水,因此若是对该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研发一种能够降低水流、杂物冲击力,且在洪峰、汛期时不会影响排水的装置将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损水利泄洪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泄洪渠本体,所述泄洪渠本体由左堤坝和右堤坝相邻构成,所述左堤坝和右堤坝上均设有复数个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弹簧和防护柱,所述缓冲板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泄洪渠本体铰接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泄洪渠本体、所述缓冲板背面相连,所述防护柱横截面为扇形,所述防护柱设于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泄洪渠本体铰接处前方。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分别交叉地设于所述左堤坝和所述右堤坝上。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末端呈瓦状。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宽度不超过所述泄洪渠本体宽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设于同一堤坝上的相邻缓冲装置间距不低于所述缓冲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防护柱设于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泄洪渠本体铰接处前方5cm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损水利泄洪渠,水流冲击在缓冲板上,水流和水流内的杂物被缓冲板阻挡冲击力减小,通过各个设于左堤坝和右堤坝上的缓冲装置配合来降低水流、杂物的冲击力,避免水流和水流内的杂物对河床或堤坝造成强大的冲击,不会显著影响水流流量;当出现洪峰或处于汛期时,需要尽快排水,洪峰能够压迫弹簧使得弹簧变形,此时缓冲板不会影响排水,避免出现灾情,当洪峰、汛期结束后,弹簧恢复形状。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所述缓冲板截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泄洪渠本体1、左堤坝11、右堤坝12、缓冲板13、弹簧14、防护柱15、聚四氟乙烯层1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和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和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7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用大吨位吊装装置
- 下一篇:河道浮水抽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