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7813.3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尹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压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压电缆,涉及一种电缆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固定管和活动管,固定管内设置有导体,导体套设有绝缘保护层,活动管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管,活动管上设置有防止固定管和活动管分离的锁定机构,活动管开设有活动孔,在活动孔内圆周面开设有操作槽,锁定机构包括弹簧和操作块,在固定管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环槽;当固定管与活动管连接时,操作块嵌入到固定环槽内;固定环槽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半环块和第二半环块,第一半环块和第二半环块可拆卸连接,操作块远离弹簧的端面与操作块远离调节机构的端面的连接处开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将两电缆连接或者分离,可以方便更换电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压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目前,公告号为CN20096924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合金丝导体电缆,它包括导体、绝缘、填充物、包带和护套,其特征在于,在铜包铝合金丝导体外包覆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绞合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绕包包带,在包带外挤制护套。
目前,普遍的电缆铺设时,通常采用电缆接头进行连接,安装或者拆卸通常需要通过工具进行操作。当电缆老化或者损坏时需要更换时,需要工具将电缆分离,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拆装的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抗压电缆,具有方便将两电缆连接或者分离,可以方便更换电缆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电缆,包括固定管和活动管,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所述导体套设有绝缘保护层,所述活动管沿其轴线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管,所述活动管上设置有防止固定管和活动管分离的锁定机构,所述活动管开设有与固定管外径相同的活动孔,在所述活动孔内圆周面开设有操作槽,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槽内的弹簧和操作块,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操作槽远离开口的一端以及操作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管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环槽;当固定管与活动管连接时,所述操作块嵌入到固定环槽内;所述固定环槽内滑动设置有驱动操作块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半环块和第二半环块,所述第一半环块和第二半环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半环块的外径、第二半环块的外径和活动孔的直径相同,所述操作块远离弹簧的端面与操作块远离调节机构的端面的连接处开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固定管和活动管时,先将固定管插入到活动孔内,倒角斜面与固定管抵接,在固定管继续插入的同时,使得操作块嵌入到操作槽内并使弹簧压缩变形,直到操作块与固定环槽对齐,弹簧复位驱动操作块嵌入到固定环槽内,实现固定管和活动管连接;拆分固定管和活动管时,驱动调节机构插入到活动管内并与倒角斜面抵接,驱动操作块嵌入到操作槽内,再将固定管和活动管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半环块两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杆,两所述卡杆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半环块开设有分别供两卡杆插入的卡槽,所述第二半环块外表面开设有连通卡槽的卡孔;当第一半环块和第二半环块连接时,所述卡块嵌入到卡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第一半环块和第二半环块时,先将驱动两卡杆相对转动而变形,再将卡块和卡杆一起插入到卡槽内,直到卡块与卡孔对齐时,卡杆复位驱动卡块嵌入到卡孔内,实现第一半环块和第二半环块连接;反之,先驱动卡块脱离卡孔,再将卡块和卡杆一起从卡槽内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环槽底面开设有沿固定管轴线方向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半环块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7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