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超声旋膜除氧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7864.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田;苏杭;向彬彬;蔡开街;周山林;毕晓旭;石冬琦;刘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霍慧慧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超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超声旋膜除氧头,壳体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丝网汽水分离器、起膜组件、第二蒸汽管路、蒸汽导流筒、填料组及第一蒸汽管路,起膜组件与所述第二蒸汽管路之间形成水膜裙室,第二蒸汽管路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所述蒸汽导流筒,起膜组件包括辅助蒸汽进口管、进水管、连通管及起膜管,进水管及辅助蒸汽进口管端部分别连接连通管,连通管之间连接有起膜管,起膜管中下部设置有若干切向小孔;蒸汽导流筒包括竖直筒段及扩散筒段。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通过超声换能器、蒸汽导流筒及挡水板的设置,能够增加起膜管及水膜裙室中除氧水的连续湍动,增加加热蒸汽与除氧水的热质传递,促进水气充分分离,起到氧气彻底消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给水领域,涉及锅炉旋膜除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超声旋膜除氧头。
背景技术
溶解氧是锅炉给水系统的主要腐蚀介质之一,腐蚀锅炉给水系统的设备及管道,造成管道腐蚀,内壁出现点坑,阻力系数增大,甚至会导致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因此锅炉的除氧是非常重要的。
除氧器在给水系统中的作用是除去锅炉中的溶解氧及其他气体,保证热力设备安全运行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除氧器作为锅炉给水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除氧设备,保持其稳定、高效的运行,对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使用的除氧均采用热除氧法,除氧原理相同,都是建立在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的基础上,即在定压下将水加热至饱和状态,如果液面上的气相中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小于其平衡压力时,气体就会在不平衡压差的作用下,由水中离析出来。若及时的排出不凝结气体,不断破坏其平衡,保持不平衡压差,则气体就会不断地从水中逸出来,直至液面上全压力等于水蒸汽压力时,其它气体的分压力趋于零,溶于水中的气体全部逸出除掉。
除氧器有多种形式,其中旋膜除氧器的除氧效果、稳定性、除氧强度相对其他形式的除氧器较好,但长时间运行仍存在出水含氧量超标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蒸汽与除氧水传热、传质、传动速率不高,导致出水含氧较高;同时也存在排气口水汽分离不彻底,导致旋膜除氧头上端排汽带水的问题。
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水膜裙室内水蒸气的均匀分布、提高热质传递及水气充分分离的高效超声旋膜除氧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超声旋膜除氧头,包括壳体、上封头及下封头,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分别密封安装上封头及下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下封头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壳体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丝网汽水分离器、起膜组件、第二蒸汽管路、蒸汽导流筒、填料组及第一蒸汽管路,所述起膜组件与所述第二蒸汽管路之间形成水膜裙室,所述第二蒸汽管路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所述蒸汽导流筒,所述起膜组件包括辅助蒸汽进口管、进水管、连通管及起膜管,所述进水管及辅助蒸汽进口管端部分别连接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之间连接有起膜管,所述起膜管中下部设置有若干切向小孔;所述蒸汽导流筒包括竖直筒段及扩散筒段。
而且,所述扩散筒段上端水平同轴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导流板盘,所述导流板盘内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导流板,所述若干导流板之间的间隔形成导流蒸汽出口;所述导流板盘内侧同轴安装有蒸汽分配盘,所述蒸汽分配盘上开设若干蒸汽喷孔。
而且,所述丝网汽水分离器与起膜组件之间设置有上挡水板及下挡水板,所述上挡水板与下挡水板均为V字型挡板,所述上挡水板与下挡水板的最底端均设置有缺口,所述上挡水板及下挡水板的缺口分别位于壳体中心两侧。
而且,所述上封头上端垂直安装有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超声波传输方向沿壳体轴向方向。
而且,所述壳体内位于填料组上端设置有篦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7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水利生态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上下料的分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