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蓄电池组的全自动穿壁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7868.4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9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林;夏哲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夏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H01M10/04;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蓄电池 全自动 穿壁焊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蓄电池组的全自动穿壁焊机,其包括机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传送组件、设置在传送组件正上方的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并且位于蓄电池两侧设有用于限制蓄电池前后晃动的导轨,所述导轨上且位于焊机的正下方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设有若干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沿垂直于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上位于第一气缸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气缸的第一红外感应开关。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对蓄电池进行定位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壁焊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蓄电池组的全自动穿壁焊机。
背景技术
穿壁焊机又称蓄电池组装启动联动穿壁焊机,用于蓄电池内部串联焊接,将电池组中的极耳穿壁焊接。从而使得多个蓄电池能够串联,从而获得能够存储更多的电能蓄电池。
公告号为CN2050573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蓄电池的穿壁焊组合机,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中的传送装置以及设置在传送装置上方的穿壁焊机,穿壁焊机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以及Z轴移动装置,X轴移动装置固定在Y轴移动装置上,Z轴移动装置设置在X轴移动装置上;Z轴移动装置上连接有放电装置以及设置在放电装置下端的焊头。
这种生产蓄电池的穿壁焊组合机,通过对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以及Z轴移动装置设置程序,使得焊头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并且对蓄电池进行串联焊接,但是当蓄电池没有受到约束时,使得焊头容易带动蓄电池产生一定的位移偏差,从而造成程序设定的焊头的位置与蓄电池实际的位置存在偏差,尤其在对型号较小的蓄电池,这个误差将导致设备报警,需要人工再重新的定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蓄电池组的全自动穿壁焊机,其优点是,穿壁焊接过程中,蓄电池的位置受到约束,从而提高焊接的准确性,使得能够长时间连续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加工蓄电池组的全自动穿壁焊机,包括机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传送组件、设置在传送组件正上方的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并且位于蓄电池两侧设有用于限制蓄电池前后晃动的导轨,所述导轨上且位于焊机的正下方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设有若干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沿垂直于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上位于第一气缸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气缸的第一红外感应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轨与蓄电池的外壁贴合,从而防止蓄电池前后晃动,蓄电池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与传送组件接触,从而使得蓄电池不会上下移动。相邻第一气缸之间的间距与蓄电池中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当第一红外感应开关感应到蓄电池时,所有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蓄电池的外壳抵触到第一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蓄电池将不能继续移动,此时蓄电池和传送组件之间打滑,从而传送组件对蓄电池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得蓄电池不会左右移动;此时焊机向下移动,将蓄电池上相邻两个电极进行穿壁焊接,同一个蓄电池存在多个电极,每次焊接好一组电极,对应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回,蓄电池抵触在下一个第一气缸上,重复上述的过程即可,这种生产方式,确保蓄电池在焊接的时候,蓄电池和焊机之间的位置关系准确,从而能够连续性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的上方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设有固定在导轨上的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均滑移连接在螺杆上并且位于第一气缸的两边均设有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蓄电池的电极与电极之间的间距也是不同,对应的第一气缸和第一气缸之间的间距也要调整。第一气缸能够滑移连接在螺杆上,便于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一气缸之间的间距,螺母用于将第一气缸的位置固定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夏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夏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78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