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单层四导洞和中导洞内桩基础的地铁车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7903.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孔恒;李贺;郑仔弟;王海涛;吴卫;杨文芳;梁志海;侯锐;李炳阳;张兴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合成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层 四导洞 中导洞内 桩基础 地铁 车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单层四导洞和中导洞内桩基础的地铁车站,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地铁车站在导洞开挖前采取注浆止水或降水措施,或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复杂的技术问题。该地铁车站包括导洞、桩基础、边桩和地下空间;所述导洞共有四个并位于所述地铁车站的最上层,包括两个位于中间的中导洞和两个位于两侧的边导洞;所述桩基础位于所述中导洞的下方,所述桩基础通过灌有C50砼的钢管柱与所述中导洞连接;所述边导洞与所述边桩连接,并位于所述边桩的上方;所述地下空间为所述导洞、所述边桩及所述导洞下的地层所围成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既有利于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受力转换,又可以应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单层四导洞和中导洞内桩基础的地铁车站。
背景技术
PBA指P-桩(pile)、B-梁(beam)、A-拱(arc),即由边桩、中桩(柱)、顶梁、底梁、顶拱共同构成初期受力体系,承受施工过程的荷载。其主要思想是将盖挖及分步暗挖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顶盖的保护下可以逐层向下开挖土体,施作二次衬砌,可采用顺作和逆作两种方法施工,最终形成由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组合而成的永久承载体系。
PBA工法也是目前暗挖地铁车站一种主流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施方案。(1)上层4导洞、下层4导洞方案,如图1所示,在上下各布置4个导洞,这种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开挖导洞数多、临时工程量大,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下层导洞就会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需要在导洞开挖前采取注浆止水或降水措施。(2)上层3导洞方案,如图2所示,“上层3导洞方案”是在上层导洞内施作2排边桩和1排临时中桩取代“上下8导洞方案”下层导洞内底纵梁和条基,开挖导洞少,对控制地面变形有利、且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但由于“上3导洞方案”采用1排临时中桩方案,中桩及边桩都较长,且结构转换次数增加,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复杂,工程造价高。(3)上层4导洞,下层2个中导洞方案,如图3所示,在上层4导洞内施作边桩、中柱及顶纵梁与桩顶冠梁;下导洞施作底纵梁,用桩基取代下层两侧边导洞的条形基础。这种方案的主要问题也是: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下层2个中导洞就会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需要在导洞开挖前采取注浆止水或降水措施。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地下水位较高时,现有的地铁车站结构需要在导洞开挖前采取注浆止水或降水措施,或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层四导洞和中导洞内桩基础的地铁车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下水位较高时,现有的地铁车站结构需要在导洞开挖前采取注浆止水或降水措施,或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单层四导洞和中导洞内桩基础的地铁车站,包括导洞、桩基础、边桩和地下空间;所述导洞共有四个并位于所述地铁车站的最上层,通过导洞初支进行支撑,包括两个位于中间的中导洞和两个位于两侧的边导洞;所述桩基础位于所述中导洞的下方,所述桩基础通过灌有C50砼的钢管柱与所述中导洞连接;所述边导洞与所述边桩连接,并位于所述边桩的上方;所述地下空间为所述导洞、所述边桩及所述导洞下的地层所围成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边导洞内设置有冠梁,所述冠梁与所述边桩的顶部施工连接;所述中导洞内设置有顶纵梁,所述顶纵梁与所述钢管柱的顶部施工连接。
可选地,所述边导洞内设置有拱部初支,所述拱部初支与所述冠梁施工连接。
可选地,所述边导洞内的所述拱部初支背后为边导洞回填部,所述中导洞内的所述顶纵梁上部为中导洞回填部。
可选地,所述边导洞回填部、中导洞回填部内均填充有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7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镜贴标机的上料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厂房用排气散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