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臭氧接触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0635.X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5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戴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舜天新盈轻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5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陆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臭氧 接触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臭氧接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臭氧接触槽;臭氧发生器设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端部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臭氧接触槽包括槽体且槽体一侧侧部设有原水进口并在另一侧侧部设有净水出口,槽体设有若干个接触室且接触室之间设有与槽体顶部连接的顶部挡板及与槽体底部连接的底部挡板,槽体顶部设有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的臭氧进管且臭氧进管设有若干个伸入各个接触室的分支管且分支管端部设有环形出气装置;末端的接触室与净水出口之间设有顶部挡板。本实用新型对臭氧接触槽进行全新设计使其与臭氧发生装置协同使用,同时延长臭氧接触时间,提高接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臭氧接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臭氧发生器是相当成熟的技术,往往采用放电方式,使氧气转化为臭氧。但是,现有技术的臭氧发生器未能很好得与臭氧接触处理系统协作使用,使得采用现有技术使用臭氧进行水体杀菌时,存在接触时间短,接触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臭氧接触处理系统,对臭氧接触槽进行全新设计使其与臭氧发生装置协同使用,同时延长臭氧接触时间,提高接触效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臭氧接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臭氧接触槽;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端部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所述臭氧接触槽包括槽体且槽体一侧侧部设有原水进口并在另一侧侧部设有净水出口,槽体设有若干个接触室且接触室之间设有与槽体顶部连接的顶部挡板及与槽体底部连接的底部挡板,槽体顶部设有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的臭氧进管且臭氧进管设有若干个伸入各个接触室的分支管且分支管端部设有环形出气装置;末端的所述接触室与净水出口之间设有顶部挡板;
所述环形出气装置包括连接腔与出气环且连接腔顶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有内螺纹并在分支管端部设有外螺纹且连接管与分支管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腔侧部通过若干个通气管路与出气环连接并在出气环连接处设有与通气管路连通的出气室;所述出气室包括上部实心区与下部空心区且上部实心区设有若干个竖向出气管;所述竖向出气管连通下部空心区与外部。
其中,所述的接触室、分支管、环形出气装置的数量为2个以上。
其中,所述的分支管均设有阀门。
其中,所述的顶部挡板与槽体底部之间有孔隙且孔隙高度为槽体高度的1/4~1/2,底部挡板与槽体顶部之间有孔隙且孔隙高度为槽体高度的1/4~1/2。
其中,所述的通气管路、出气室的数量为4个以上。
其中,所述的上部实心区设有8个以上的竖向出气管。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是全新设计的一体化臭氧接触处理系统,对臭氧接触槽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与臭氧发生器协作使用,获得一体化系统,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接触槽,通过内部结构的改进,使得水体在槽体内部依次通过若干个接触室,延长臭氧接触的时间。同时,设有安装拆卸方便的环形出气装置,环形出气装置通过独特的结构将臭氧切分为小泡,并在接触室内大范围释放,提高接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接触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接触槽的水流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接触槽的环形出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接触槽的出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舜天新盈轻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舜天新盈轻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0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边框粘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模具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