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数控车床车削薄壁锥筒形工件的夹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1396.X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40224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控车床 车削 薄壁 锥筒形 工件 夹持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车床车削薄壁锥筒形工件的夹持工装,应用数控车床加工用工装夹具领域,包括拉杆螺母、过渡法兰盘、筒夹卡盘,以及端盖,所述拉杆螺母、过渡法兰盘、筒夹卡盘和端盖同轴设置,且其共同轴心处的中空区域形成装件通道,还包括设置于装件通道内的夹头内压块、定位套和定位夹头。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基于薄壁锥筒形工件的形状特征,在工件塞入筒夹头后即可实现Z向的快速精确定位,并夹紧。不仅使Z向加工尺寸精度大幅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让夹头和定位套联接为一体,使其与主轴、工件一起高速旋转运动,避免影响动平衡的情况出现,使加工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车床加工用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车削薄壁锥筒形工件的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薄壁锥筒形工件(如炮弹壳)在数控车床上车削加工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就需要将其在车床的Z方向快速和准确的定位并夹紧,这样才能保证每件工件加工后的端面到定位面的尺寸的一致性。因为薄壁锥筒形工件,一般较长,加工前要塞入卡盘(主轴)内部并夹紧定位,而如何保障每次塞入的长度一致,即确保Z向定位的一致,就是一个技术难题。
现有技术中,薄壁锥筒形工件在车削加工时的Z向定位,一种做法是,手动用长度标尺测量工件塞入卡盘深度,或测量工件露出卡盘长度,从而计算出工件塞入时的Z向位置,再适当手动微调以确保加工的一致性,随后夹紧定位,这种人为调整的做法效率低下且定位精度不高。还有一种做法是在筒夹头里塞入一个独立的定位块,每次工件塞入后就可以自动顶紧定位块实现定位,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定位块在卡盘(主轴)内是活动的,随着主轴、工件的高速旋转,被独立塞入的定位块会影响主轴及工件旋转的动平衡,影响加工质量,也会降低定位精度。近几年有标准筒夹卡盘厂家,也作出了把定位块用螺纹联接在拉杆内部的结构。但这样的结构,只适合部分实心棒料,可以以较规则的端面进行定位的车削加工情况,而对于,长型薄壁、定位面特殊(如外锥面、圆弧面等)没有成熟、经济可靠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控车床车削薄壁锥筒形工件的夹持工装,基于薄壁锥筒形工件的形状特征,在工件塞入筒夹头后即可实现Z向的精确定位并夹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让夹头和定位套联接为一体,使其与主轴、工件一起高速旋转运动,避免影响动平衡的情况出现,提高加工质量及定位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车削薄壁锥筒形工件的夹持工装,包括与车床液压拉杆连接的拉杆螺母、套接于拉杆螺母外侧并一端连接于机床主轴上的过渡法兰盘、连接于过渡法兰盘远离机床主轴一侧的筒夹卡盘,以及连接于筒夹卡盘远离过渡法兰盘一侧的端盖,所述拉杆螺母、过渡法兰盘、筒夹卡盘和端盖同轴设置,且其共同轴心处的中空区域形成装件通道,还包括设置于装件通道内的夹头内压块、定位套和定位夹头;所述夹头内压块的环向外壁面与筒夹卡盘内壁面贴合,其一侧端面与拉杆螺母的端面垂直贴合,另一侧的端面为锥面且与定位套一端的锥面契合;所述定位套部分环向内壁面与工件外壁面贴合,其远离端盖的一端与定位夹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定位夹头远离定位套的一端为锥面且与工件端头的锥面契合。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与定位夹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段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夹卡盘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于过渡法兰盘;所述端盖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于筒夹卡盘。
优选的,所述端盖与定位套在Z向上的装配间隙d不超过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1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面钻侧切槽机构
- 下一篇:一种球形归类益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