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的肠胃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1681.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雷尤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吴建龙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肠胃 减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的肠胃减压装置,包括箱体、底板、升降板、收集瓶、导气管和吸收液储存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组支撑柱和固定柱,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与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外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其内部连通的胃管,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压力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其内部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吸收液储存箱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上表面,所述导气管的顶端与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吸收液储存箱内。该消化内科用的肠胃减压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空气污染小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的肠胃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消化内科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肠胃手术,术后恢复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出现腹腔内积液或腹腔内压增高的现象,使得术后伤口不易愈合,为了让患者的术后伤口尽快愈合,需要对患者使用肠胃减压器。现有的肠胃减压装置大多采用容器将随胃管排出的液体进行收集,由于收集容器采用螺纹结构与肠胃减压装置进行连接,在取下收集容器时,由于收集容器的开口较大,收集容器内的胃液的难闻的气味散发至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易于引起人们的不适。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的肠胃减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肠胃减压装置,包括箱体、底板、升降板、收集瓶、导气管和吸收液储存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组支撑柱和固定柱,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与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外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其内部连通的胃管,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压力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其内部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吸收液储存箱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上表面,所述导气管的顶端与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吸收液储存箱内,所述排气管位于吸收液储存箱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组分气盘,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分气盘的内部开设有存气腔,所述分气盘的下表面开设有多组与存气腔连通的分气孔;
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液管,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开设有圆柱结构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一组导板和一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导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导板的上表面与移动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的顶端穿过安装槽的顶面延伸至固定柱的上方、且与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收集瓶的底部位于限位槽内,所述收集瓶的顶端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顶端开设有圆柱结构的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底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槽通过贯穿孔与连接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底端插接于连接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的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支腿,每一组所述支腿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自锁式万向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的下表面与连接槽的底面贴合,所述排液管的外圆周面与连接槽的圆周侧壁贴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的内管径小于贯穿孔的内孔径,所述贯穿孔的内孔径大于连接管的内管径。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组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1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剂生产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复合铝箔容器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