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液混合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3301.8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2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非凡;周发;陈明;徐静;廖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青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27/00;F27D25/00;F27D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液混合炉,包括炉体、炉盖和扒渣机构,隔离壁将炉体分成混合室和扒渣室两部分,炉盖盖设于炉体顶部,扒渣室侧壁设有若干个加热装置,炉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墙,气缸固定连接于挡墙,伸缩杆一端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内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扒渣勺包括连接部和扒渣部,连接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有钢绳一端,钢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绕线轴上,绕线轴固定连接于挡墙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扒渣室和混合室一体式设计,通过扒渣机构对铝液进行混合以及扒渣,无需打开炉盖或者额外增加扒渣车即可完成,大大的减少了混合炉内部热量的散失,同时减少扒渣车以及操作人员的花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液制造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液混合炉。
背景技术
在铝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铝液进行精炼、搅拌、扒渣以及投放添加剂等操作,目前的铝业混合炉在进行搅拌、扒渣等操作时需要打开炉门,通过专业人员操作专门用来搅拌扒渣的扒渣车将操作壁伸进炉膛内部进行搅拌、扒渣等操作,但是扒渣车的造价昂贵,且需要配备专业驾驶扒渣车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为方便扒渣车操作,混合炉前面必须空出一大块空地给扒渣车移动,铝液混合炉本身的体积已经很大,还需要空出一块空地供扒渣车移动,这对厂房面积要求很大,且需格外增加人力物力。在进行搅拌或者扒渣操作时,需要打开炉盖,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操作完成需要大量的燃料和时间才能将温度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液混合炉,通过在混合炉内划分出扒渣室和混合室两部分,然后通过扒渣机构将混合室内的废渣扒至扒渣室,无需额外使用扒渣车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同时全程可以闭合炉盖,减少热量的散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液混合炉,包括炉体、炉盖和扒渣机构,所述炉体内一体成型有隔离壁,所述隔离壁将炉体分成混合室和扒渣室两部分,所述炉盖盖设于所述炉体顶部,所述扒渣室侧壁设有若干个加热装置,所述炉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墙,所述扒渣机构包括气缸、伸缩杆、扒渣勺和绕线轴,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挡墙,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扒渣勺包括连接部和扒渣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扒渣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扒渣部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轴贯穿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有钢绳一端,所述钢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绕线轴上,所述绕线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挡墙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离壁将炉体从内部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扒渣室和混合室,铝液在混合室进行加热混合,炉体侧面一体成型有挡墙,气缸固定安装挂在挡墙上,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通过气缸控制伸缩杆伸缩,从而控制设置于炉体内部的扒渣勺在炉体内部往复运动,扒渣勺通过扒渣部进行扒渣和混合操作,连接部通过钢绳和绕线轴连接,通过卷动绕线轴使钢绳绷紧或者放松,绷紧时可以将扒渣部以固定轴为轴心拉离铝液,需要搅拌时放松钢绳,扒渣勺随着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此时扒渣部进入铝液中,通过气缸的作用使扒渣部在铝液中往复运动进行搅拌,扒渣时,通过调整扒渣部的角度,使其进入铝液表面,然后通过气缸控制扒渣勺移动到隔离壁,然后通过绕线轴转动使钢绳进一步收紧使扒渣部向上转动至水平位置,气缸继续推动扒渣勺前进进入扒渣时后,转动绕线轴使扒渣部向下倾斜倒入滤渣,气缸推动伸缩杆伸缩时,绕线轴也会随着钢绳受到的拉力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铝液混合炉在工作过程中无需额外配置扒渣车,且全程无需打开炉盖,减少热量的散失。
优选的,所述绕线轴一端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绕线轴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转动控制绕线轴转动,无需工作人员在混合炉旁边工作,设定好参数使伺服电机转动和气缸工作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扒渣部上开设有多个小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扒渣部底部开设的小孔使铝液能够流走,避免在扒渣时带走过多的铝液造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青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青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3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