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电气集成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7754.8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9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涛;张天伟;李振晖;聂白皇;周勇;蔡镇蔚;吕时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4 | 分类号: | G05B19/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电气 集成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电气集成控制器,包括上壳体、中间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中间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安装板,上壳体内固定连接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靠近中间壳体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杆穿过中间壳体并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中间壳体、中间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均固定连接弹簧,弹簧套设于伸缩杆的外部,所述控制面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锁紧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壳体、中间壳体以及下壳体叠合设置,从而能够分开安装大量的电器元件,在维护时能够实现自动分离,在封装后能够合为一体,节约安装空间,且能够实现预定安装,便于产品生产流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电气集成控制器。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现有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为分离的单功能电路板设计,普遍采用电气元件平面排布安装方式,相比早期配电柜,其集成度具有一定改善,接线也有一定简化,但是用于控制的电路板和元器件在安装时占用空间大,电气元件为平面排布安装,无法形成独立产品,导致无法提前备货,无法实现异地生产流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电气集成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电气集成控制器,包括上壳体、中间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中间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安装板,上壳体内固定连接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靠近中间壳体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杆穿过中间壳体并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中间壳体、中间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均固定连接弹簧,弹簧套设于伸缩杆的外部,所述控制面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过控制面板和安装板与下壳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靠近中间壳体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上插板,所述中间壳体靠近上壳体一侧的两端开设有与上插板相对应的中间插槽。
优选的,所述中间壳体远离中间插槽的一侧固定连接中间插板,所述下壳体靠近中间壳体的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下插槽。
优选的,所述中间壳体设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每个控制按钮的一侧均设有标签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伸缩杆、锁紧螺栓相对应的穿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密集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线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壳体、中间壳体以及下壳体叠合设置,从而能够分开安装大量的电器元件,在维护时能够实现自动分离,在封装后能够合为一体,节约安装空间,且能够实现预定安装,便于产品生产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中间壳体;4、控制面板;5、固定槽;6、锁紧螺栓;7、控制按钮;8、标签板;9、上插板;10、中间插槽;11、中间插板;12、下插槽;13、安装板;14、安装孔;15、伸缩杆;16、弹簧;17、穿孔;18、线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7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物绝缘防火铠线
- 下一篇:一种硅片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