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用制动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7885.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7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居文斌;陈明亮;黎伟红;陈再付;薛耿铭;陈汝奕;余欣诺;余光飞;余忠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E05F5/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撑杆 制动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用制动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转接头、转接座、波簧、支撑垫与调节座,转接头设有第一插接头,另一端设有花键,转接座延伸有制动柱,波簧套设于制动柱的外周面,转接座开设有第一插槽,支撑垫套设于制动柱的外周面且设有第二插接头,制动柱设有第二插槽,转接座开设有花键槽,制动柱开设有螺纹槽,调节座设有螺柱,螺柱开设有通孔,转接头通过花键与电机组件相连接,转接座通过花键槽与丝杆相连接,制动器通过插接与螺纹连接,使其能在尾门开启与闭合时都能承担两种反向的轴向力,使尾门具有良好的悬停效果,同时增减波簧数量或改变波簧结构就可以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使其能适配不同车系不同重量的尾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用制动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在汽车后背箱尾门领域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动尾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电动尾门依靠内部电动撑杆完成作业,主要依靠于弹簧的反作用力和直流电机的反电动势,两者的力可以抵消尾门重力的分力,使尾门可以在任意角度完成停止,不会下落,但是在尾门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时,撑杆仅仅依靠于弹簧的反作用力和直流电机的反电动势对尾门支撑,支撑的稳定性不好,容易使尾门自动闭合,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增大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反作用力,使尾门能长时间悬停的制动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用制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转接头、转接座、波簧、支撑垫与调节座,所述转接头对应转接座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头,另一端设有花键,所述转接座对应波簧的一端延伸有制动柱,所述波簧套设于制动柱的外周面,所述转接座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插接头插入第一插槽,所述支撑垫套设于制动柱的外周面且对应制动柱的一端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制动柱上开设有供第二插接头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转接座中心开设有与丝杆相适配的花键槽,所述制动柱中心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调节座对应制动柱的一端设有与螺纹槽相适配的螺柱,所述螺柱中心开设有贯穿调节座的通孔,所述转接头通过花键与电机组件相连接,所述转接座通过花键槽与丝杆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组件与丝杆之间增加制动器装置,制动器通过转接头上的花键与电机组件相互连接,丝杆穿过调节座上的通孔后插入到转接座内的花键槽中实现连接,制动器之间通过第一插接头与第一插槽、第二插接头与第二插槽进行插接以及螺柱与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将各个零部件相互组合,电机通电后,电机转动扭矩通过制动器传递到丝杆,因为制动器内部设有波簧,能以更小的空间实现同样的参数的制动效果,且由于波簧的波形结构具备変刚度特性,可通过改変波峰高度,宽度,厚度的不同组合来周正刚度,亦可通过组合片数的多少调节刚度,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通过改变波簧的数量或结构就能自由调节波簧的作用力,从而调节丝杆收到的摩擦力,进而增大了撑杆的有效内阻,使其能在尾门开启与闭合时都能承担两种反向的轴向力从而防止尾门出现下掉的问题,使尾门具有良好的悬停效果。
上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用制动器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接头与转接座之间还设有缓冲胶,所述缓冲胶设有与第一插接头相适配的缓冲臂,所述缓冲臂设置于第一插接头与第一插槽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接头与转接座之间设置缓冲胶,在第一插接头与第一插槽设置缓冲臂,使时转接头与转接座柔性连接,有效的降低由于电机组件转动带来震感与噪音。
上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用制动器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垫与调节座之间还设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套设于制动柱的外周面,所述制动片外部设有至少两个制动触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制动片使制动片与支撑垫在同时旋转时摩擦,产生摩擦力,通过在制动片外部设置制动触点使制动触点与丝杆外部的导管的内壁配合,轴向可动,圆周止旋,提升制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7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木音板拼接技术
- 下一篇:一种带有定位箍结构的快速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