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9227.0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陈建林;褚卫江;陈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3/00 | 分类号: | E21D13/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地下 开挖 顺序 合理性 原位 检测 结构 | ||
1.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包括三个检测洞,所述检测洞内布置声波装置,所述检测洞包括顶部检测洞和侧方检测洞,所述顶部检测洞设置在大型地下洞室的顶拱附近,所述侧方检测洞为两个且设置在大型地下洞室的两侧边墙附近;所述地下洞室包括处于洞室上半断面的I区和II区以及处于洞室下半断面的III区和IV区,I区和III区处于中部,II区和III区分别处于I区和III区的两侧;所述顶部检测洞与大型地下洞室的顶拱轮廓线之间设有三条预埋检测孔且分别布置在I区和II区的顶拱中间位置,所述侧方检测洞与大型地下洞室的边墙轮廓线之间分别设有两条预埋检测孔且分别布置在II区的拱肩位置和IV区的拱脚位置且该两条预埋检测孔分别贯穿II区和IV区;所述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还包括多条后期检测孔,所述I区边缘向II区的拱肩方向分别布置两条放射状后期检测孔,所述III区边缘向IV区的拱脚方向分别布置两条放射状后期检测孔;且后期检测孔的位置与预埋检测孔的位置不形成重叠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洞距离大型地下洞室的轮廓线为一倍开挖洞室的洞径。
3.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包括三个检测洞,所述检测洞内布置声波装置,所述检测洞包括顶部检测洞和侧方检测洞,所述顶部检测洞设置在大型地下洞室的顶拱附近,所述侧方检测洞为两个且设置在大型地下洞室的两侧边墙附近;所述地下洞室包括处于洞室上半断面的I区和II区以及处于洞室下半断面的III区和IV区,I区和III区处于中部,II区和III区分别处于I区和III区的两侧;所述顶部检测洞与大型地下洞室的顶拱轮廓线之间设有三条预埋检测孔且分别布置在I区和II区的顶拱中间位置,所述侧方检测洞与大型地下洞室的边墙轮廓线之间分别设有两条预埋检测孔且分别布置在II区的拱肩位置和IV区的拱脚位置;所述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还包括多条后期检测孔,所述I区边缘向III区的拱脚方向分别布置两条放射状后期检测孔且后期检测孔的位置与预埋检测孔的位置不形成重叠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顺序合理性原位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洞距离大型地下洞室的轮廓线为一倍开挖洞室的洞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92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电机充磁检测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警戒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