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工锡焊的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2525.5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彭玲;练贤常;王燕玲;胡梅梅;杨坤勇;胡晓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阳中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B23K3/06;B23K3/02;B23K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伊苒;管高峰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工 辅助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工锡焊的辅助工装,涉及焊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用于绕设焊丝的焊丝支架、用于固定焊接件的焊接支架以及用于搁置电烙铁的烙铁搁置架,焊丝支架、焊接支架和烙铁搁置架沿底座上平面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固定设置,且焊丝支架上焊丝的出丝方向对应于焊接支架。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焊接过程由于焊接件及焊接工具处于散放状态而导致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可保证操作人员在有限的使用空间内具有便于操作的使用效果,可有效提高焊接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手工锡焊的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手工锡焊是传统的焊接方法,是电工实践训练的一项基本技术。在电子工艺中,锡焊技术很重要,它不但能固定元件,而且能保证可靠的电流通路,焊接好坏将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一般手工锡焊操作过程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握电烙铁,进入备焊状态;(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焊件焊接位置;(3)送入焊丝: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4)移开焊丝:当焊锡熔化一定量散满焊盘时移开焊丝;(5)移开烙铁:待焊锡完全浸润焊点后移开烙铁,结束焊接。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操作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进行插头、插座或小型电路板等元器件的焊接过程中,如熔的焊丝量不够,手里拿着焊接线的同时不便于再去拿焊丝,不易操作,容易造成虚接;电烙铁无搁置的地方,不便于操作且操作过程中易造成安全事故;操作时,焊丝、焊接线、焊锡、助焊剂、电烙铁等都是处于散放状态,易丢失,也易造成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件及焊接工具处于散放状态而导致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工锡焊的辅助工装,可确定搁置在底座上的焊丝、焊接件及电烙铁合理的分布位置,从而保证操作人员在有限的使用空间内具有操作便捷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工锡焊的辅助工装,包括底座,还包括用于绕设焊丝的焊丝支架、用于固定焊接件的焊接支架以及用于搁置电烙铁的烙铁搁置架,所述焊丝支架、焊接支架和烙铁搁置架沿所述底座上平面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固定设置,且焊丝支架上焊丝的出丝方向对应于所述焊接支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方案将用于焊接的焊丝、电烙铁等焊接工具及焊接件在底座进行一体化定位集成,确定其在底座上合理的分布位置,从而可保证在有限的使用空间内使操作人员具有便于操作的使用效果;且本技术方案确定了焊丝支架上焊丝的出丝方向对应于焊接支架上的焊接件,可有效保证焊接操作过程中拉动焊丝更加便捷,易操作。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且所述底座为钢板。操作过程中若底座材质太轻,容易造成装置不稳定而出现易倾倒的现象,将底座的上平面设置成与水平面相互平行且底座由钢板制成,可进一步保证底座的平稳性,并可更好的确定设于底座上平面的焊丝支架、焊接支架以及烙铁搁置架的高度,从而易于操作人员选取合适的高度进行焊接操作,避免长期操作而易出现劳动疲劳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焊丝支架与烙铁搁置架的高度相同为X,且焊接支架的高度为Y,且Y-X=20±0.5mm。本技术方案在确定焊丝支架、焊接支架和烙铁搁置架在底座上合理的水平分布位置的基础上,将焊丝支架与烙铁搁置架的高度差设计为20±0.5mm,可缩短焊接时抽取焊丝的距离,便于抽取焊丝,且绕设在焊丝支架上可实现均匀抽取焊丝,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如熔的焊丝量不够,不便于再去拿焊丝,造成不易操作的问题;而将焊接支架和烙铁搁置架的高度差设计为20±0.5mm,也便于拿取电烙铁进行焊接操作,而烙铁搁置架的设置也保证了电烙铁在工作状态下易于搁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烙铁无搁置的地方、不便于操作以及操作过程中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阳中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资阳中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2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