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形成圆弧曲面的雾屏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3219.3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5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敏 |
主分类号: | G09F19/12 | 分类号: | G09F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成 圆弧 曲面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形成圆弧曲面的雾屏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形成圆弧曲面的雾屏。它解决了雾屏形状方向简单,成像立体感不强等技术问题。本雾屏包含:风气产生装置、雾气发生装置、风雾合成器。所述的风气产生装置主要用于产生强力有效、均匀的风幕;所述的雾气发生器主要用于产生大量均匀的雾气;所述的风雾合成器主要用于风气和雾气的合成,形成均匀的雾屏。特点在于其采用分离式模块化设计可自由组合,风和雾独立产生,通过风雾合成器形成均匀的雾屏。本实用新型的优处在于:轻巧安装方便,产生的雾屏可以全方向各形状,成像立体感强,符合生产的规模化和效益化应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形成任意圆弧曲面的雾屏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雾屏成像技术中:安装不方便、体积大重、雾屏方向形状单一,且产生的雾屏不可形成任意圆弧曲面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雾屏发生装置,具有雾屏产生部分体积轻,安装方便(雾气发生器是分离的;挂装,立装,竖装,斜装,任意方向都可)、轻巧模块化、产雾量大小可控(雾气发生器控制)、出雾方向,雾形和厚度可调(风雾合成器控制)、雾屏成像好(可形成均匀的雾墙)、雾屏形状多样(可以成曲线形及圆弧形等各种形状)、更优的3D裸眼全息成像效果,采用分离式模块设计可自由组合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式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雾屏产生装置中包含:风气产生装置、雾气发生装置、风雾合成器。所述的风气产生装置主要用于产生强力有效、均匀的风幕;所述的雾气发生器主要用于产生大量均匀的雾气;所述的风雾合成器主要用于风气和雾气的合成,形成均匀的雾屏。
所述的风气产生装置包括:风气发生器外罩、风道、出风口、风气发生器、分离式风管管道、分离式均匀送风器、整风栏栅、挂扣(当要悬挂放置时用到)。所述的出风口可以是条形、曲线形、圆弧形、并排的送风孔或者是管道口。所述的风气发生器可以有两种:一种可以是一体式风气发生器(与风气发生器外罩连成一个整体),风的产生依靠贯流风叶或直流风扇送风;另一种可以是分离式风气发生器(与风气发生器外罩是分开的),依靠管道风扇或离心风机送风。其中如果采用分离式风气发生器可以加装分离式风管管道和分离式均匀送风器。所述的分离式均匀送风器是不带动力的风叶,能均匀出风。所述的整风栏栅是网格帘状的细风口,起均匀送风的作用。当风气产生装置用一体式风气发生器时,风的流动顺序:空气从风气发生器外罩进入,经由一体式风气发生器产生有效的风,依次经过风道、整风栏栅、出风口,再到风雾合成器;当风气产生装置用分离式风气发生器时,风的流动顺序:分离式风气发生器产生有效的风,依次经过分离式风管管道、分离式均匀送风器、风道、整风栏栅、出风口,再到风雾合成器。
所述的雾气发生装置主要包含三部分:匀雾喷嘴、出雾管道、雾气发生器。所述的匀雾喷嘴用于喷出大量均匀的雾气,可以形成各种形状(不限于线条形、曲线形或圆弧形等)。所述的出雾管道用于连接匀雾喷嘴和雾气发生器,起桥梁作用从而使得喷嘴与雾气发生器分离,大大减轻了风雾合成器的重量。所述的雾气发生器用于产生大量均匀的雾气,产雾量大小可控,也可实现智能化控制,它的产生雾气的方法不限于用超声波雾化发生装置,也可用离心式雾化发生装置等。
所述的风雾合成器主要组成:匀雾喷嘴、左右导流挡风板、风雾合成器外罩。所述的左右导流挡风板与匀雾喷嘴之间会形成细缝,所述的左右导流挡风板采用流线型有利于把风气产生装置出风口出来的风,利用同样是流线型的匀雾喷嘴形成高速均匀的风幕,依伯努利效应:匀雾喷嘴出雾口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因而会使雾更加均匀地从匀雾喷嘴喷出。所述的风雾合成器外罩用来固定匀雾喷嘴、左右导流挡风板,可以依匀雾喷嘴形状做成各种形状,也可做成一个简单形状的整体。本装置可以通过调整匀雾喷嘴与左右导流挡风板之间的位置形状,风气发生器产生风力的大小速度,雾气发生器产生出雾量的大小速度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雾屏均匀地出雾和成像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敏,未经谢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3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高效的DLP背投大屏
- 下一篇:一种二极管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