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修复实验用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4359.2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燕伟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实验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实验用取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刹车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活塞杆端部延伸至顶板的底部并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反电机和取样块,使得正反电机通过螺纹杆带动螺纹套上下移动,螺纹套通过竖杆方便带动取样块上下移动,便于取样块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实验,还通过设置活动块和伸缩弹簧,使得取样块向下移动时活动块对取样孔进行阻挡堵塞,当到达预定深度向上移动时,伸缩弹簧复位伸张带动活动块对取样孔打开,从而方便对土壤进行定点取样,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修复实验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在进行土壤修复实验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取样;
传统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目前,传统的取样方式是人工进行取样,浪费时间且工作效率低下,现在普遍采用取样装置进行取样,现有的绝大多数取样装置都无法对土壤的深度进行定点取样,对于不同层次的土壤,不便于分类取样进行修复实验,使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实验用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修复实验用取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刹车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活塞杆端部延伸至顶板的底部并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贯穿底板的中部并延伸至底板的底部,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取样块,所述取样块的内部设置有取样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推杆。
优选的,所述横杆和竖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杆关于螺纹杆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螺纹杆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块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锯齿牙,所述锯齿牙的数量为二十四个,且二十四个锯齿牙等距离的均匀分布在取样块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取样腔,所述取样腔开设在取样块的底部,所述取样块两侧面的底部均贯穿设有取样孔,所述取样块两侧面的底部均活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取样块的两侧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活动槽的一端与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取样块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部靠近取样块中部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块,所述取样块的两侧面贯穿设有放置孔,所述控制块的表面与放置孔的内部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燕伟,未经马燕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4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机往复式横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丝杆往复式横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