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面体插座的强电模块及多面体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5872.3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峰;马晓磊;王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10;H01R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面体 插座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提供一种多面体插座的强电模块及多面体插座,导电片模块,包括火线导电片和零线导电片,火线导电片包括火线插套、火线连接部、由火线插套延伸出且和火线连接部相连的火线延伸部,火线延伸部弯折有第一倾斜段,零线导电片包括零线插套、零线连接部、由零线插套延伸出且和零线连接部相连的零线延伸部,零线延伸部弯折有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相对设置形成限位卡套;以及与所述限位卡套相适配的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紧固插设在所述限位卡套中。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强电模块的整体连接强度,确保插头插接时不会出现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面体插座的强电模块及多面体插座。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用电器和数码设备供电需求,插线板(延长线/接线板/插座/插排/排插)这一产品类别在供电距离和孔位数量两个方面满足了对墙壁插座的功能性补充。经多年发展和在家具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插线板的外观造型、体积控制、审美追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市面上随之诞生了很多突破传统长条形、插孔线性排列的产品,立方体(长方体)造型的插座就是其中之一。这类插座的每个插孔分布在立方体的不同表面,避免了多个用电设备同时接入的时候相互干涉;便于携带,造型新颖个性,容易联想到玩具魔方,很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又称为魔方插座。
魔方插座的外观形态对内部结构的设计提出了要求,需要在较小的体积将地、火、零导电结构、绝缘件、保护门(安全门)、强弱电变压转换结构、USB接口等组件合理堆叠,保持紧凑,不浪费任何空间。
现有魔方插座产品包括3层金属导电片—零线导电片、地线导电片、火线导电片,都是由铜片一体冲压(或铆接),然后弯折成型(插套),用于和用电器的插头配合通电。还包括至少2层塑料隔板—作用是对3层导电片固定和隔离。多个塑料隔板之间,用卡扣结构固定,将导电片包裹在内胆组件中间。同极性的3个插套一体成型,同极性导电片位于同一水平层,只需要逐层叠加导电片和塑料隔板,就能完成内胆组件的安装,组装效率较高(单指内胆部分);产品总体积小巧。然而,这种结构的问题在于,塑料隔板之间只用到了卡扣相互固定,内胆纵向结构强度不高。即使内胆安装在外壳体之中,仍容易在跌落或碰撞等外力作用下形变产生结构松动。
此外,卡扣结构无助于改善插套夹持强度。防止插头松动,国家安规对插座的插拔力有要求,且插拔力需要由金属插套自身提供,不能借助塑料件。但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预防长期使用时金属插套疲劳,夹持不紧插头松脱,业内常见做法是,在金属插套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利用设置在插套两侧的塑料件进一步夹紧插套,限制插入插头后插套的形变。然而,现有魔方插座多层强电结构塑料隔板之间仅靠卡扣固定,当插头插入或扭转时,分布在不同隔板上的插套限位结构不能有效限制插套的过度形变,起不到夹持辅助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面体插座的强电模块,以提高强电模块的连接强度、为插套提供更好的插拔力保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多面体插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多面体插座的强电模块,包括:
导电片模块,包括火线导电片和零线导电片,所述火线导电片包括火线插套、火线连接部、由火线插套延伸出且和所述火线连接部相连的火线延伸部,所述火线延伸部弯折有第一倾斜段,所述零线导电片包括零线插套、零线连接部、由零线插套延伸出且和所述零线连接部相连的零线延伸部,所述零线延伸部弯折有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相对设置形成限位卡套;
以及与所述限位卡套相适配的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紧固插设在所述限位卡套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保护门模块,所述限位凸筋设置在保护门模块上朝向导电片模块的一侧;
所述限位凸筋的外部还设置有隔离凸筋,所述隔离凸筋包覆在火线插套和零线插套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5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与铝塑膜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板料校平压力机液压系统